不久前,新華社面向海外推出了獨家紀錄片《縣鄉(xiāng)治》。
影片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龍?zhí)舵?zhèn)龍?zhí)渡鐓^(qū)、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鎮(zhèn)、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為村、鎮(zhèn)、縣三級治理的樣本,由一名中國記者攜手六位西方專家,采訪教師出身的彝族駐村第一書記乃別土呷、北京大學博士選調生王圣博和西部女干部柳雪蓮,深入廣袤縣鄉(xiāng),跟拍地方故事,觀察基層治理,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執(zhí)政力。
影片播出后,落地多家國際主流媒體,并在海外精英圈層收獲高質量的轉贊評。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在觀后感中寫道:“這部紀錄片視角與眾不同,沒有聚焦一線大城市,而是從遼闊鄉(xiāng)村切入,講述中國故事,呈現(xiàn)了一幅細膩而生動的基層治理圖景。”
他還指出:“在中國,基層黨組織書記無處不在。他們身兼數(shù)職,是社區(qū)的主心骨,是協(xié)調矛盾的能手,是拆遷分房的‘經紀人’,也是百姓身邊的社工。看完此片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中國共產黨是一種極為獨特的組織,它真切關心人民,無論是在東部富庶的城市,還是在西部曾經落后的鄉(xiāng)野。中國之所以能實現(xiàn)如此非凡的歷史性轉變,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
作為參與此片拍攝的專家之一,美國政經時事評論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納·唐恩在《亞洲敘事》新聞信上撰文力薦《縣鄉(xiāng)治》,引發(fā)業(yè)界學界熱議。
他認為,這部影片提供了罕見的第一手觀察,是繼《中國市長》之后又一部極具國際傳播力的紀錄片,更是一扇通往中國治理實踐與人文底色的窗口,以同理心、嚴謹態(tài)度和獨特視角,向全球觀眾講述了21世紀的“中國之治”。
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中國駐美大使館、《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鄭子揚等認證大V紛紛轉發(fā)點贊推薦,各國觀眾的留言認真而真誠。他們說——
“這部作品可以在澳大利亞的課堂上播放,它詮釋了‘德治’的理念。”
“希望我們的國家也能借鑒中國的治理經驗。”
“非常精彩,讓我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基層干部是如何工作的。”
“這是一個從基層出發(fā)、展現(xiàn)中國治理真實面貌的視頻,是我們真正想要看到的內容。”
“紀錄片展現(xiàn)了在鄉(xiāng)村發(fā)展、矛盾調解和社會進步最前線的無名英雄們,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加濾鏡的中國基層。”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建設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要特征,與西方模式迥然不同,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承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