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鄉村行·看振興)內蒙古林區:樹皮作畫 生活開“花”

2025-08-01 14:17: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拿油鋸伐木到拿剪刀學習制作樹皮畫,50多歲的周艷輝與白狼鎮的樺樹林相處了大半輩子。“只要一上山,就覺得興奮。我在林子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放松。”走進白狼鎮樹皮畫工作室,她與幾位當地婦女正在向李艷紅學習制作一批新的樹皮畫作品。

  樺樹皮經過蒸煮、剝離、壓平、剪裁、粘貼等十多道工序,再配以林間采集的天然材料,最終變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

  圖為周艷輝正在制作樹皮畫。崔博群 攝

  白狼鎮地處林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迎來伐木業的鼎盛時期,不少人加入了伐木隊伍。時至2000年,國家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白狼鎮的伐木工人紛紛放下伐木工具,轉型發展旅游業、養殖業等。

  就在這時,樹皮畫這一在當地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技藝進入人們的視線。因樺樹皮取材方便、顏色豐富且耐腐蝕,當地民眾一直以來都會用樺樹皮做成收納盒、花瓶、燈罩、墻飾等生活用品。

  能不能讓樹皮畫產業成為促進當地就業、旅游和經濟發展的新路徑,一代人開始了思考和嘗試。

  李艷紅自幼喜愛繪畫,高中畢業后就跟著奶奶和姑姑學習樹皮畫。經過20多年的琢磨,她的技藝日益精湛,2018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樹皮畫(白狼林俗樹皮畫)代表性傳承人。

  李艷紅介紹:“白狼鎮擁有得天獨厚的樺樹資源,自然死亡的樹木有很多,我們說樺樹‘三年不剝皮,自然爛成泥’,當樹干里變成絮狀后,樹皮卻不會腐爛。而樹皮隨著樹木生長時間和環境的不同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顏色,大自然讓樹皮的顏色變成‘盲盒’,也造就了每幅畫獨一無二的配色。”

  圖為李艷紅講述自己與樹皮畫的故事。崔博群 攝

  李艷紅回憶,剛開始銷售樹皮畫的時候有很多困難,“樹皮作畫的傳統工藝不被現代人接受,大家覺得工藝精美,但是沒有購買欲望。”隨后,李艷紅不斷學習考察。“2019年我們的思路打開了,從做工、畫風到裝裱,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現代人需求相結合,產品更年輕化,銷量自然也變好了。”

  近年來,阿爾山市抓住旅游發展機遇,將樹皮畫打造為特色旅游商品。2019年至今,樹皮畫先后赴坦桑尼亞參與中非文化交流,在中國非遺博覽會等平臺亮相近20次。作品《十二生肖系列》《我的蒙古馬系列》《國潮系列》等屢獲國內各大獎項,文創產品入選“內蒙古禮物”,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樹皮畫不斷走向世界,將內蒙古的特色文化帶入千家萬戶。

  2021年通過京蒙幫扶和鄉村振興政策扶持,阿爾山市在白狼鎮成立樹皮畫非遺傳習體驗中心。“我從小跟著長輩學習樹皮畫,不想讓樹皮畫在我這一代斷了。”懷揣這一樸素的想法,李艷紅在傳習體驗中心開展義務教學,在她看來,不分男女老少、不論時間長短,“只要想學,我就教。”

  如今,樺樹皮畫不僅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產品,讓更多人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圖為樹皮畫作品。崔博群 攝

  今年54歲的趙桂華曾是白狼鎮一名普通的林業工人,十年前從零學起制作樹皮畫,而今這一副業讓她最多可每月增收4000元。她一邊給樹皮背面上膠一邊說道:“一輩子與樹打交道,這是大自然給我們最珍貴的饋贈。”(完)

  


  

編輯:孫建勝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电白县| 乌拉特中旗| 建阳市| 大洼县| 郓城县| 凉山| 西乌珠穆沁旗| 攀枝花市| 泰兴市| 尼勒克县| 于都县| 西和县| 岳西县| 宁乡县| 含山县| 湖州市| 金华市| 彰化市| 张家口市| 甘泉县| 孟津县| 五大连池市| 博野县| 巫山县| 保康县| 威远县| 灌阳县| 通许县| 昌乐县| 临洮县| 五大连池市| 同德县| 云和县| 衡山县| 德清县| 望奎县| 盖州市| 长治县| 肥西县|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