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海南7月27日電 題:從高原到平原 中國綠電跑出“加速度”
作者 韓儀 潘雨潔
只需要5毫秒,來自青海的清潔能源電能就可抵達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
中新社記者近日走進±800千伏特高壓青南換流站(簡稱“青南換流站”)探訪。“眨一次眼,我們的電能就已經在青海和河南之間來回跑了幾十回了。”工作人員蘆金龍這樣形容。
青南換流站是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特高壓”)的始發點,該站在滿功率狀態下,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出400千億瓦時清潔電能,是青海清潔電能外送的重要通道。
作為中國清潔能源大省,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已達94%,居中國前列。青南換流站將來自周邊的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電能匯集后,經過換流技術,通過青豫特高壓管道“一鍵式”輸送到河南。
實現“一鍵式”抵達的核心在于“換流技術”。在電的世界里,直流電電流相較于交流電,方向呈直線型,且電損耗更小。換流技術將匯集而來的交流電轉換成特高壓直流電后輸出,讓綠電猶如駛上“高速公路”。
記者在換流站內看到,換流技術整體設備“體型”龐大、結構復雜,涉及的設備種類繁多。蘆金龍稱,相關設備已基本實現國產化,“部分設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綠電遠距離高效輸送的背后,是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在“加速”。
換流站輸送的電能,有一部分來自不遠處的戈壁灘。在空曠的戈壁灘上,一片片光伏板鱗次櫛比,頗為壯觀。這是青海海南塔拉灘光伏產業園的一隅。該園區匯集將近100家電站,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產業園區。
資料圖為2024年7月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拍攝的塔拉灘光伏產業園。(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而青海綠電抵達河南后,可根據需求將綠電“紅利”輻射至更大范圍。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期間,該工程均提供了穩定的新能源支持,助力“綠色”辦會。
青豫特高壓既支撐青海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建設,又解決東部能源相對少、用電需求大的難題,實現優化能源配置的同時,也服務“雙碳”目標的實現,成為世界首個清潔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
據了解,除青豫特高壓外,更多“綠電”特高壓輸電大通道正在布局。
為進一步確保綠電穩定“提速”,青南換流站近年來探索數據化管理模式,并建立大數據庫。換流站數字化監控后臺值守人員李紅烽表示,數據庫可聯動485臺360度可調攝像頭,覆蓋站里角角落落,用“千里眼”“順風耳”實時遠程監測核心設備區域的運維情況。(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