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大部分地區迎來持續的高溫天氣,時值三伏天的初伏,這段時間,各地的熱射病病例也逐漸增多。
說到熱射病,其實它是屬于中暑中最嚴重的,致死率非常高。炎炎夏日,我們應該如何去識別熱射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葛洪霞介紹,熱射病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為經典型熱射病。它通常發病于老年人、兒童、有基礎疾病患者或肥胖等這些類人。因為有基礎疾病的合并,所以病死率最高可達70%,一般達30%~70%。
一種為勞力型熱射病。這種多發于在高溫高濕的環境里做體能訓練的人群,或一些在室外作業的人群,更多發病于年輕人。這種熱射病死亡率在30%左右。
如果發現患者體溫快速升高,達40℃以上,皮膚觸摸發燙,可能出現干熱無汗或大量出汗,同時身體表現出極度疲倦乏力,行動不穩;一些患者會出現意識混亂、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等神經系統癥狀,甚至伴有惡心嘔吐、腹痛,這時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熱射病。
立即降溫!抓住熱射病急救黃金30分鐘
專家介紹,熱射病的發病機制就是體溫調節失衡,引發多器官損傷甚至死亡。一旦發現疑似熱射病患者,必須立即降溫,這樣做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
葛洪霞表示,熱射病起病30分鐘內,要將患者的核心體溫降到39℃以下,2小時內,要將患者的體溫降到38.5℃以下。
專家介紹,一旦發現疑似熱射病患者,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處,解開衣物;
用濕毛巾冷敷頭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
用涼水噴灑+風扇吹風蒸發降溫;
也可將患者全身浸泡在4-20℃的水中,快速幫助患者降溫,注意防止患者誤吸嗆水;
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在等待過程中持續監測患者體溫和生命體征。
經典型熱射病易誤診 這些細節要注意
專家介紹,經典型熱射病由于起病隱匿、癥狀不明顯,極易發生誤診,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經典型熱射病癥狀上有哪些細節是需要注意的呢?
經典型熱射病通常發生在年老體弱、慢性病患者以及嬰幼兒等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群中,由于被動暴露于高溫、高濕環境,導致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而發病。這類患者往往沒有劇烈的體力活動,起病較為隱匿。多數患者體溫會顯著升高,但也有少部分患者體溫升高不明顯,這也是導致漏診誤診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腎衰竭、呼吸功能異常等多器官損害的表現,這些癥狀與老年人基礎病或其他疾病癥狀相似,因此容易混淆而被忽視。
專家提醒,當發現有患者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后出現不明原因的意識障礙、發熱或其他不適癥狀時,應高度警惕熱射病的可能,及時就醫,并向醫生詳細告知患者的病史和近期的環境暴露情況。
關于熱射病
還有哪些認知上的誤區?
喝藿香正氣水能預防熱射病
這種說法對嗎?
葛洪霞表示,喝藿香正氣水預防熱射病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因為藿香正氣水的治療人群是陰暑人群,所謂的陰暑人群就是在暑熱天氣會比較貪涼,比如空調開得特別低或者吃冷飲,這樣的話,有些病人就會出現消化道的癥狀,腹痛、腹瀉等等。以上是藿香正氣水的治療適應證。
而熱射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叫陽暑,所以不是藿香正氣水的治療適應證,也預防不了熱射病。
室內溫度保持在26℃
就不會患上熱射病嗎?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賀明軼表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熱射病有兩種條件,高溫和高濕。當所處環境不一定非常高溫時,如果處于高濕又不通風、密閉的條件下,一樣可能出現中暑,乃至熱射病。
出現疑似熱射病
患者口服退燒藥可降溫嗎?
葛洪霞表示,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退燒藥大多都屬于非甾體類藥物,這種藥物是通過調節下丘腦的體溫調定點來發揮退熱作用。但熱射病的高熱主要是因為產熱、散熱失衡及腦功能障礙導致的,這時使用非甾體類退熱藥不僅不能退熱,反而可能會損害肝臟和凝血功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