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7月23日,“法潤三晉e法同行|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山西站”的成員們,走進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深入了解山西聚焦紀念館,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法治方法,創新法治宣教形式,推動紅色文化與法治宣教融合的實踐探索。
留言薄上寫滿了愛國和對祖國的祝福(王莉莉/攝)
“彭真生平業績陳列”“高君宇生平業績陳列”“中共太原支部歷史陳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共太原支部歷史留下的文獻、照片、手跡、實物等藏品,輔以雕塑、場景復原、繪畫、影視等手段,生動再現了太原支部成立的歷史背景和領導山西工人、學生進行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
翻開留言簿,“愛國”“致敬”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我們每天平均接待觀眾2000多人,不少人喜歡把自己參觀完的感受寫在留言冊上。”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館長郭志軍介紹,每年的6-8月是參觀高峰,一些參觀者在結束觀展后,將自己的感觸寫到留言冊上,留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用書法,有的畫畫,都在表達對祖國和山西的祝福。
2020年11月,該紀念館被確立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自此開啟了傳承紅色基因與弘揚法治精神的新篇章。郭志軍說,他們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法治元素,推進建設紅色法治文化陣地。此外,工作中創新舉措,讓紅色歷史資源煥發新的法治生命力。
參觀完紀念館后,孩子們在電子留言版上留言(王莉莉/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