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有不少外國參展商前來參會。鏈博會會期已過半,這些外國參展商都有哪些收獲?來看記者的報道。
在鏈博會上,記者注意到,除了企業展外,有不少是以國家名義設立的國家展。尤其是在供應鏈服務展區,集中了不少來自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展。
在盧旺達國家展區,這個31歲的盧旺達小伙正忙著接待客戶。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鏈博會了,但他跟中國的淵源不止于此。兩年前在中國完成研究生學習的他,回國后不久,又回來繼續攻讀物流工程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學位。
盧旺達參展商 林旺達:我又回到中國,因為我在中國看到了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機會。
記者:同中國做生意的感覺怎樣?
盧旺達參展商 林旺達:太好了,簡單來說,就是太好了,機遇就在這里。
看到發展機遇的,不僅是這個盧旺達小伙。今年剛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的泰國留學生麗菲,此次以泰國國家館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鏈博會。她告訴記者,鏈博會的舉辦,讓剛走出校園的她,找到了更好發揮自己專長的機會。
泰國參展商麗菲:比較對上我學習的專業,因為我都學國貿(專業),本科、研究生都是國貿(專業)。中國經濟發展比泰國快,所以我就希望就是在中國長期發展,然后做買賣。因為中國市場大,然后消費者多。
而在一眾國家展中,塞爾維亞國家展的位置有點特殊,設在了數字供應鏈展區。這里幾乎全是各種企業展,擺放著中國和塞爾維亞國旗的塞爾維亞國家展,顯得很是醒目。今年塞爾維亞首次設立國家展,并且有12家塞爾維亞的優秀企業參展。
塞爾維亞國家展負責人 尤瓦娜:我們有信息和通信技術公司,還有創新型公司,我們想展現我們在創新方面的合作潛力。很多中國企業都對同塞爾維亞企業合作很感興趣。我也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光是這兩天,我們參與的雙邊商務洽談已經超過350場了。我們非常期待能夠簽署更多的合作協議。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還有一天多的時間,本屆鏈博會就將落下帷幕。通過參與鏈博會,外國參展商的收獲,是實實在在的。“跟中國做生意,太好了”,相信也會成為更多外國參展商的共識。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