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陣陣,暑假開啟。
孩子們暫別課堂,享受愉悅的假期。保障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充實、快樂的暑假,要給他們上好安全“必修課”,織牢意外“防護網”。
暑期安全事故,重在預防。在清涼的水塘嬉戲、在路邊玩耍打鬧、在家向窗外張望……假期孩子獨處時間多,相關隱患更猶如暗流涌動,可能在瞬間吞噬“快樂童年”。強化安全意識,不僅僅是發“安全提示”或“簽承諾書”就萬事大吉,而是要以孩子們樂于接受的形式妥善引導,要通過外部呵護兜牢安全底線。
筑牢暑期安全防線,家庭要扛起“第一責任”。家長要重視隱患苗頭,在和孩子交流時,不宜聲色俱厲說教,以免引起抵觸心理。要通過“小故事”循循善誘,講清其中道理,讓孩子真正明白相關情形的危險,有意識規避。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帶孩子去野外水塘蹚水撈魚,過馬路時不低頭看手機,駕車時不將肢體伸到車窗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潤物細無聲”,不靠“臨時抱佛腳”。
學校也當盡職盡責。媒體曾報道,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獨自在家時,家中出現火情,孩子第一時間找鄰居求助,消防員及時趕到撲滅大火,無人傷亡。幾歲的孩子居然能臨危不亂、恰當處置,是因為幼兒園請過消防員與孩子們“做游戲”。這直觀地說明,安全教育寓教于樂很重要。無論是平時,還是放假前,學校不妨組織“情景模擬”小游戲,邀請專業人士參與,讓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知道面臨危險時該怎么辦。安全教育是樹人的應有之義。
相關管理部門更要做好“守夜人”。暑期要增派人手排查河道、工地、窖井等,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增設圍欄和標識,降低兒童涉足風險。還要加強對游泳館、游樂場的監督指導,確保有關場所和設施安全運行。針對留守兒童、雙職工家庭子女,不妨組織社區開展日間托管和“小飯桌”服務,減少“小鬼當家”隱患,解決孩子們的午餐問題,這也是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安全是快樂暑假的前提,也是成長之路的底線。各方攜手努力,多一分審慎,少一分僥幸,多一分行動,少一分敷衍,切實織密織牢“安全網”,才能確保暑假成為快樂成長的金色時光,托舉起幸福童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