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質資格,是關乎企業命脈的“市場通行證”,也是人才流動的“隱形護照”。曾幾何時,資質資格面臨跨省“水土不服”的困境,如二級建造師資格、醫療執業證書跨省失效等,成為阻礙企業遷移的一道道制度“幕墻”。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以“資質互認+擴權賦能”破題開路,通過制度破壁、服務同頻,讓企業攜北京資質扎根雄安,讓人才持北京證書無礙執業,真正實現“此心安處是吾鄉”的美好愿景。

“幕墻”變“通途”,企業疏解駛入“快車道”。雄安新區直擊執業資格跨省斷層痛點,創新推出209項資質互認事項,覆蓋建設、教育、醫療等關鍵領域,專門設立疏解轉移過渡期,允許疏解企業以承諾制辦理資質,“先運營、后補證”,大大縮短投產周期,激活疏解動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初,36家央企及子公司獲高等級經營資質,6家新型研發事業單位創新登記,10家社會組織落地設立,441名醫師、建造師等專業技術人才通過綠色通道直接執業,制度創新跑出雄安疏解加速度。

“跑腿”變“無感”,政務服務架起“立交橋”。雄安新區力推京雄政務服務事項同標、數據同享、水平同質,社保轉移、企業遷移等高頻服務雙向通辦,“雄安一卡通”應用場景覆蓋交通、醫療、文旅等8大領域,一卡在手暢行雙城,讓疏解對象在兩地間的工作、生活實現無感切換。如今,雄安在192項京雄服務場景落地基礎上,新增20項新區電子證照在京“亮證即辦”,3500余項北京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在雄“云窗口”跨區域通辦,疏解人員創業條件、居住條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時的水平,“來到雄安、優于北京”成為真切感受。

“重遷”變“樂遷”,雄安重塑新時代安居夢。雄安新區全方位強化制度支撐,與北京市級及12個區建立互聯互辦機制,通過“北京+雄安”月度會商機制,強化協同聯動、資源共享,不斷夯實京雄協同發展基礎。今年,雄安將進一步細化實化有關疏解人員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社保、醫保、公積金等政策措施,推動試點建筑類企業資質直接互認,不斷豐富“雄安一卡通”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電子證照共享互認范圍與深度。能夠看到,雄安新區正以堅定步履與必勝信心承接疏解,將疏解對象“安土重遷”的鄉土羈絆轉化為“安家落戶”的主動選擇。

當資質互認拆除無形壁壘,服務同頻消弭地域隔閡,雄安新區早已超越疏解承接地的定位,蛻變為夢想拔節生長的新家園。這場發軔于燕趙大地的深刻變革,不僅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雄安方案”,更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鐫刻下鮮明的雄安印記。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