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求職季,許多臨近畢業(yè)的高校學生都在忙碌著。如何在簡歷上凸顯優(yōu)勢?怎樣在面試中表現更佳?今年以來,在許多高校,學生們有了新幫手——能提供就業(yè)輔導的AI(人工智能)。
在東北林業(yè)大學的“簡歷門診”活動現場,經濟管理學院的學生張蕊走向一臺智能終端,將簡歷的電子文檔上傳至系統(tǒng)。屏幕上彈出“診斷中”的提示信息,幾秒鐘后,一份分析報告就生成了?!癆I提示我把‘參與校園活動’描述得更具體些,比如是策劃還是執(zhí)行,多少人參與了活動等。這讓我意識到,細節(jié)和數據是很重要的?!睆埲镎f。
在智能終端區(qū),20臺設備充當“簡歷醫(yī)生”,為上千名學生的求職材料“望聞問切”。它們能夠快速生成多維度的簡歷診斷報告,提供內容匹配度、關鍵詞優(yōu)化、職業(yè)定位、成長路徑等方面的參考指標和改進建議。
機電工程學院本科生杜昊介紹,AI指出了他的簡歷存在“信息過載”問題,建議將內容分成“核心技能”“項目亮點”“數據成果”三部分,并把一些數據加粗顯示?!跋袷墙o簡歷做了‘手術’,觀感上確實煥然一新了?!倍抨徽f。
也有一些學生心存顧慮:都用AI優(yōu)化,簡歷會不會同質化?“我們鼓勵學生將AI建議作為參考,而非模板。”學校就業(yè)指導與合作發(fā)展處處長李洪峰介紹,系統(tǒng)會結合個人履歷,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目前,2025屆畢業(yè)生中,已有不少人采納AI建議調整簡歷,并收到心儀單位的錄用通知。
校園里,除“門診區(qū)”外,還有一個“面試區(qū)”。找到模擬“行政助理崗位”的面試間,理學院學生張飄絮入內就座。面前的虛擬會議室,模擬出了求職面試場景。AI根據簡歷,生成了個性化的面試問題。問答過程中,攝像頭同步捕捉著張飄絮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當AI考官拋出“如何處理團隊沖突”這個問題時,張飄絮不自覺地用手指繞起發(fā)梢。系統(tǒng)捕捉到這個動作,并在分析報告中提示:“無意識的小動作,可能傳遞焦慮信號?!贝送猓Z速波動、關鍵詞缺失、職業(yè)規(guī)劃表述平淡等問題,也被一一列出。
AI不僅是學生的幫手,也可以為就業(yè)指導團隊提供決策依據。例如,系統(tǒng)發(fā)現某些專業(yè)的學生不擅長表述某類問題,就業(yè)指導團隊便可據此開展定向輔導,實現“智能診斷”與“人工補位”的銜接。
據了解,國家大學生就業(yè)服務平臺4月19日發(fā)布了AI助手“智慧小業(yè)”,旨在服務和支持高校學生就業(yè)。這個求職季,AI正帶來真切可感的改變。
報道來源:《人民日報》2025.4.22 第7版
人民日報記者?郭曉龍
版面責編:劉念、郭玥、祝佳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