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普洱的咖啡種植園里,時常能看到一位外國友人的身影穿梭其中。他熟練地查看咖啡樹的生長狀況,與當地咖農熱情交流,探討種植、采摘與加工咖啡豆的方法。他叫林德恩,來自德國,而在中國咖啡行業,大家更喜歡稱他為“咖啡老林”。

云南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咖啡種植,當林德恩第一次品嘗到云南咖啡時,就被它獨特的風味所吸引,那股質樸且極具特色的味道,讓他堅信當地有能力生產出世界一流的精品咖啡豆。
2016年,林德恩在上海創建了咖啡公社,從云南咖農手中收購咖啡鮮果,通過系統加工處理,“從種子到杯子”,致力于打造優質的云南精品咖啡豆。
林德恩:我們收購咖農的咖啡鮮果,都是非常好的鮮果。他們做得非常好。我們跟他們的關系也非常好。我們負責從鮮果到咖啡豆的加工過程,也會調配一下風味,有云南咖啡的特色。推向市場時,有特色的咖啡會比較容易出售。

在不斷實踐與探索中,林德恩發現,通過系統烘焙和厭氧發酵工藝,云南咖啡能夠呈現出獨特的普洱茶風味。“這是云南咖啡獨有的魅力”,他就此萌生了將這份獨特性展現給全世界的想法。
2019年,林德恩和團隊參加了全球最大的咖啡烘焙比賽——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賽,云南咖啡豆憑借出色的風味與品質,榮獲了銀牌。于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咖啡采購商和烘焙商開始關注云南咖啡,主動與林德恩尋求合作。

林德恩:國際咖啡行業都認可這個比賽。從那時候開始,好多人想了解為什么云南會有這么好的豆子、豆子從哪里來……所以我們借此可以講我們的故事。在中國也有比較多的人想要了解這款咖啡,越來越多的人喝云南咖啡。
此后,林德恩又帶著云南咖啡豆參加了多個國際知名咖啡賽事,并屢獲佳績。他還擔任國際評委,并助力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賽東亞賽區在上海舉辦。
林德恩:去年1月,我們第一次在上海虹橋國際咖啡港舉辦金豆杯大賽東亞區的比賽,有中國的咖啡,也有從韓國和日本那邊帶來的咖啡,種類非常豐富。今年11月,我們會舉行第二次東亞區的比賽,這樣國際上也會更加認可中國的烘焙品牌。

在中國,林德恩時常和咖啡行業專業人士交流業務,了解咖啡發展的歷史和文化,探討咖啡產業的發展趨勢,尋找未來合作方向。而這令他收獲頗豐。
林德恩:我們會參加各種論壇,有中國的專家、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專家,還有美國或者澳大利亞的專家。我是一個德國人,在中國做云南咖啡,可以一起在論壇里聊這個行業,探討西方和東方咖啡文化的差別、中國市場的發展……大家都很想了解這些事情。

林德恩注意到,咖啡文化在拉美、非洲等地區非常流行,中國也有自己的咖啡豆和咖啡文化。他說,經過多年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云南咖啡,了解了中國的咖啡文化。
林德恩:現在真的可以說,云南咖啡能夠代表國家。現在在中國,好多年輕人非常有興趣從事咖啡行業,做咖啡師、做特調、做拉花等等。特別是中國有茶文化,又有咖啡文化,這兩個文化現在越來越有關聯。

林德恩注意到,中國政府非常支持云南咖啡行業的發展。他本人也與當地政府合作,計劃開展對年輕人的培訓。在中國多年,他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也看到了消費市場的逐步升級。林德恩表示,云南咖啡已經出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
林德恩:中國市場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喝咖啡,很大程度上會作用于全球市場。我真的很想把云南精品咖啡推廣到德國,我們已經準備好下一步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機會。

中國咖啡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給林德恩創業增添了信心。他計劃繼續通過技術支持和培訓,助力云南咖農進一步提升咖啡豆的品質,將云南咖啡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