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8日電 2025全國兩會開幕,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今年兩會同樣吸引著全球的廣泛關注,凸顯出中國當下蓬勃發展的態勢及對世界的影響。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列席會議。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近日,英國四十八家集團副主席、資深中國觀察家基思·貝內特(Keith Bennett)在采訪中分享了他的兩會觀察以及對中國式現代化全球性意義的觀點。
貝內特認為,當前國際形勢動蕩不安,中國和其他國家以及世界經濟都面臨挑戰,因此今年的兩會將比往年更加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中國的應對之策,不僅關乎自身,也會影響整個世界經濟。
“中國必然會考慮當前形勢并作出必要的政策調整,但我認為中國已經做好應對任何挑戰的準備。如果中國繼續沿著持續、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前行,就能夠依靠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而這一潛力在‘雙循環’戰略中已經凸顯。”貝內特分析指出,“面對美國不可預測的行為,其他發達經濟體會更為深刻地意識到,中國是穩定、可靠、值得信賴的伙伴。”
貝內特還提到了去年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那就是中國不僅要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更致力于實現開放質量的提升。他認為,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一個關鍵的改變正在發生——如今不再是中國用外國的東西,而更多的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貝內特以近期橫空出世的中國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為例指出,今年兩會對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給予了高度關注。這表明兩會的重點不僅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時也放在可持續性以及造福全人類的發展上。
談到中國式現代化,貝內特表示,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因為它不是剝削別人,而是提供機遇。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這是一種平等、包容的全球化理念,與“本國優先”和“贏者通吃”的零和博弈恰恰相反。
貝內特說:“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的意義在于,它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想保持獨立的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所傳達出的信息是,如果中國能做到,其他國家也可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