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綠色發展置于核心戰略地位,明確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能源結構調整、碳中和目標實現及綠色經濟新增長點培育繪制了清晰藍圖。
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提出,扎實開展國家碳達峰第二批試點,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開展煤電低碳化改造試點示范。同時,完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擴大綠色債券、轉型金融產品規模,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零碳技術和生態修復項目。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 林衛斌:我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能夠以化石能源的低速增長來支撐較快的經濟增長,是有支撐,有條件。政府綜合報告里面提出的,要建設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就是要提升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就地消納。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新增了“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兩項重要內容,進一步豐富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在制度創新方面打出的“組合拳”:我國將開展碳排放統計核算,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積極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目前,碳足跡管理體系已覆蓋家電、汽車等30類消費品。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 陸如泉:這些舉措與2021年提出的碳達峰行動,形成了一個多維度的系統化的有機的銜接,用碳足跡的管理,碳標識的認證等市場化的工具來激活我們的微觀主體的活力,最終構建起目標協同,技術支撐,機制保障,三位一體的碳達峰的實施體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