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臍橙“坐”無人機“飛出大山”,貨物擁有“電子身份證”,新能源充電樁分布越來越密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身邊正在經歷的變化。這些有速度、有質量的服務背后,正是科技創新對物流產業的賦能。
近年來,我國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全國物流運行總體平穩,社會物流總額360.6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額增速穩中有升,社會物流成本穩步下降,物流運行效率有所改善。與此同時,挑戰依然存在,比如,降本增效仍需深化、運輸結構仍需優化、物流體系集約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解決。
用以往的眼光來看,要打通物流產業這些發展堵點,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運輸方式、健全物流體系等。然而,市場需求日益復雜多變,物流產業通過傳統的管理、制度等手段實現降本增效、優化結構的空間已較為有限。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物流產業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謀求創新,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數字化、智能化是物流產業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今,數字化新技術、新裝備已經在倉儲、運輸等供應鏈服務的各個環節滲透。比如,浙江紹興如潤紡織品公司使用互聯網貨運車輛后,實現了車貨快速智能匹配,運輸成本降低近70%,貨運效率提高超50%。這樣一來,信息處理更集中,決策效果更精準,企業服務質量提升,消費者自然也更滿意。
加快物流綠色化轉型也是物流業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過去一年,我國11個國際樞紐海港港內集卡清潔能源使用率占比超過60%。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建成超過1200萬臺,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具備充電能力,這為更多新能源車輛的投用提供了保障。物流綠色化轉型舉措加速推進,不僅有效促進了降本增效,更釋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
此外,低空空域開發、低空經濟壯大拓展了物流業創新的空間。未來,“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等多種運輸方式立體聯動,從而更好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提升運行效率。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為推動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提供了保障。其實,無論是數字化應用,還是綠色轉型,抑或擴展低空經濟發展空間,物流產業創新,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物流資源利用效率和行業經營效率,從而持續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這些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
當前,我國在物流產業的各個環節都具備創新實力,也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優勢。接下來,要繼續打開創新思路,推動物流業一路向“新”。到那個時候,物暢其流、貨通天下,創新場景將源源不斷涌現,物流產業的變革景象也會更加動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