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記者走進位于武邑縣經濟開發區的衡水春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之所及是一排排淺灰色“小房子”,好似碼頭上的一個個集裝箱,整齊排列,場面壯觀。

“這是我們去年投資建設的獨立儲能項目,主要包括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時儲能區和220千伏升壓站,其中160座儲能電池艙是電站的核心。”衡水金湖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海兵介紹。該項目占地58.45畝,建筑面積39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1億元,于2024年10月開工建設、12月底并網投運。
由于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儲能電站便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儲能電站就是一個‘超級充電寶’,也可以說是一個大型‘能源調節器’。”指著眼前成排的設備,鄧海兵向記者普及了什么是“儲能電站”:接受河北省電網統一調度,電力富余時儲存電能,電力不足時釋放電能,既能消納不穩定能源,又能助力電網削峰填谷,保持電網高效安全運行和電力供需平衡。
鄧海兵說,儲能電站的作用不止于此,在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減少大氣污染方面不容小覷。按照儲能電站每年全容量參與電網調峰330次計算,可消納棄風棄光電量2.14億度。按照火電煤耗平均300克標煤/千瓦時計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6.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等約17.6萬噸。


記者走進主控綜合室,在技術人員面前的電腦屏幕上,40個儲能單元的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各種數據實時跳動,顯示著電站的“健康”狀況。“根據河北電網調度指令,我們及時進行充電和放電。這些紅色‘小電池’圖標顯示的是充電已滿格。”鄧海兵說,主控室是儲能電站運行的管理核心,借助智能管理系統監控著每個儲能單元的運行狀態,確保整個儲能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

“超級充電寶”安全穩定運行,除了通過數據監控分析,電站每日巡檢工作也必不可少。每天,值班技術人員都要穿梭在儲能電站里進行日常巡檢,不僅需要仔細聽電池艙、變壓器等設備的聲音是否正常,還要觀察溫度的變化,填寫好工作日志和巡視記錄等。
鄧海兵介紹,儲能項目建成后,單次可儲存綠電80萬千瓦時,1小時可放電20萬千瓦時。據統計,自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2月12日,已累計充放電2000多萬千瓦時。
“項目審批快、土地交付快、施工進度快,我們僅用3個月就實現竣工試運營。當地政府給予了很大支持,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對項目建設所起的助推作用。”鄧海兵說,他們將努力把這一項目打造成標桿性項目,為武邑、衡水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