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天南海北春潮涌】??
“加油,加油,加油……”正月初一,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和喝彩聲在浙江省江山市的150多個行政村響起。舞龍表演、鋸木頭、趕大鵝……一場場具有鄉土特色的新春農民運動會在各村的健身廣場熱鬧開展。
2005年起,“村運會”逐漸成為當地鄉村的新春“保留節目”。這里沒有專業場館,田間地頭就是賽場;沒有明星選手,男女老少皆是主角。與往年不同,今年有一場覆蓋了19個鄉鎮(街道)的“村運會”,近千名村民報名參賽。
在大陳鄉主會場,運動會設置了“傳統競技”“農趣運動”和“現代體育”三大類項目。“傳統競技”包括拔河、舞龍表演等,展現濃厚的民俗文化;“農趣運動”中的“挑糧接力賽”“蒙眼摸瓜”等項目則將農耕技能轉化為趣味比拼,引得觀眾笑聲不斷;“現代體育”包括三人制籃球賽、飛鏢等賽事,吸引不少青年人踴躍參與。
烏龍村村民彭香娥在“挑糧接力賽”中獲勝后表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可比坐在家里吃吃喝喝有意思多了!”在長臺鎮分會場,64歲的李阿婆第一次參加“投球進桶”比賽。她說:“年輕時干農活練的手勁兒,沒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場!”
在“村運會”的始創地鳳林鎮白沙村,拔河、跳大繩、舉木材、合力運西瓜、農夫抬菜等獨具特色的鄉土項目同樣十分火爆。
江山羽毛球產業發達,江山人也熱衷羽毛球運動。大年初一,賀村鎮高路村的男女老少陸續上陣比試。參賽選手盡情揮灑汗水,觀賽人群中不時傳來陣陣喝彩。
“‘村運會’不僅是春節期間的體育活動,也成了村民們相互交流、溝通的重要平臺。”江山市體育局局長周學軍說。
編輯:吳明富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