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佛山黃飛鴻獅隊在廣東省佛山市祖廟景區進行梅花樁表演。
醒獅表演
在南粵大地上是節日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1月24日,在廣東省鶴山市鶴城鎮,禧誠龍獅隊隊員進行傳統舞獅訓練。
醒獅屬于中國獅舞中的南獅
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
五代十國之后
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
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
這是1月29日在廣東省佛山市祖廟黃飛鴻紀念館前拍攝的麒麟醒獅巡游表演。
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
歷代相傳,鼎盛不衰
2006年
廣東醒獅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月24日,在廣東省鶴山市鶴城鎮,醒獅隊隊員進行梅花樁舞獅訓練。
醒獅獅藝以南拳為根底
寓武于舞
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
醒獅表演套路豐富
儀式感強
充滿戲劇性、趣味性和雜技性
1月19日,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街道,醒獅表演吸引了一群小朋友駐足觀看。
廣東群眾性獅藝普及
不少地方成立了醒獅隊
1月22日,鶴山禧誠龍獅隊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進行梅花樁舞獅表演。
1月22日,南莊洪拳獅隊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進行舞獅表演。
一年四季
每逢節慶和重大活動
必有醒獅助興
中國人生生不息的精氣神
在醒獅之舞中躍然而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