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熱鬧看春晚,守歲迎新年,是中國人辭舊迎新的重頭戲。全區各族人民為春晚喝彩,為西藏拉薩分會場的精彩點贊。
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道
八廓社區居民 德吉拉姆
今年看到這個節目,我們打心底里高興,(分會場演出)對我們西藏來說是第一次,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祝愿大家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道
八廓社區居民 阿旺曲央
這次演出的成功舉辦,對我們來說是個大喜事兒。祝愿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國家繁榮昌盛,扎西德勒。
拉薩市民 白瑪扎巴
我沒有看夠的感覺,再看一下,很熱鬧,很好看。
游客 張文靜
非常的漂亮,很壯觀,大家都很熱情洋溢。(我們)也是帶著一種期望來的,看到這些片段之后,會覺得更加地向往,祝愿我們西藏發展越來越好。
昌都市卡若區城關鎮利民社區
駐村工作隊員 貢秋次培
我們西藏能在春晚這樣全國矚目的舞臺展現,體現了我們國家對邊疆地區的關懷與重視,更有助于提升西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林芝市民 羅布占堆
此次春晚拉薩分會場的舞臺是特別地漂亮,節目充分展現了我們西藏優秀的文化,演職人員們也辛苦了。
那曲市色尼區南部新區
那興塘社區群眾 斯塔多杰
節目很精彩,看到了很多非遺元素,很有特色,如今在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下,現在生活各方面都很有保障,幸福感十足。
這是我們西藏的驕傲
,時長02:39
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總臺春晚,也是首次在西藏拉薩設立分會場。約8分鐘的春晚拉薩分會場,展示了雪域高原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驚艷四座,燃爆全場。這份驕傲和自豪,久久回蕩在全區各族干部群眾的心中。
昌都市丁青縣群眾 擁宗
我們全家人在電視上看到了女兒跳熱巴舞。通過春晚這個平臺,讓更多人都看到了西藏,我們心里特別高興。
阿里地區象雄藝術團
四級編劇 鄭仁君
能夠看到咱們的演職人員在春晚的大舞臺上進行表演,內心是非常地自豪和驕傲的。我們一定將傳統的民俗文化精髓更好傳承下去。
昌都市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
村民 桑根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過去一年我們家收入有10萬多元。在看春晚的過程中,全國人民都能看到我們西藏的新發展。今年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未來我們西藏的發展一定會更上一個新臺階。
日喀則市定日縣
長所鄉玉白村
村民 瓊次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下,我們搬進了板房里。需要的一切都給了。暖暖和和待在板房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歡喜喜地看著電視過新年。節目特別精彩,很好看。
日喀則市拉孜縣曲下鎮
吉如村村民 扎西次仁
這一年大家很不容易,但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的生活正慢慢恢復正常,我們也堅信,在新的一年里,大家的生活一定會像歌舞里表達的一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林芝市民 普布央珍
拉薩分會場的節目,把我們西藏的非遺文化展現給全球的華人,非常地震撼,感到非常地自豪。
拉薩市城關公安分局
干警 米瑪次旦
通過春晚的舞臺,全國全世界的觀眾領略到了大美西藏魅力和風采,也見證了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一起,我們也一定會繼續忠于職守,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新西藏。
開年的濃墨重彩
,時長02:26
今天是大年初三。總臺春晚西藏拉薩分會場帶來的熱度,依然在持續發酵,成為人們開年濃墨重彩的記憶。在全區各地,人們為西藏拉薩分會場點贊,為今日西藏的繁榮發展、欣欣向榮點贊。
退休干部 宗吉
我們把所有的節目都看了一遍,每一支舞蹈每一首歌,都體現了我們西藏的發展,飽含了我們對全國人民深深的新春祝福。
退休干部 扎加
像鍋莊、朗瑪堆諧、熱巴舞等等都有,特別自豪。拉薩分會場不只是一個晚會演出,更是一個傳播西藏文化的窗口,讓全國全世界看到現在幸福、和諧的新西藏。
某公司駐西藏辦主任
蔣衛星
春晚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感情紐帶。今年拉薩和無錫都有春晚分會場,作為一名長期在藏工作的無錫人,我覺得特別驕傲和自豪。正是因為有各民族兄弟姐妹交往交流交融,才有了現在的發展盛景。
那曲市民 珠嘎
這次演出特別精彩,舞姿優美。看了演出以后我特別喜歡,心潮澎湃。我堅信西藏人民生活會越來越好。
昌都市卡若區城關鎮利民社區
駐村工作隊員 宋未娜
節目特別好、特別激動、特別自豪,祝福西藏越來越好,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道
八廓社區干部 格桑卓瑪
這么精彩的演出向世界展示了西藏穩定繁榮、開放西藏的新形象,春晚西藏分會場讓全國乃至全球觀眾都能聽到來自我們西藏的新春問候——羅薩扎西德勒!
8分鐘西藏拉薩分會場的精彩演出
不僅讓全國人民
感受到獨具魅力的西藏文化
更向世界展示了
新時代幸福西藏的
新形象、新風采
春晚西藏拉薩分會場
成為全區各族人民
新年里最濃墨重彩的記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