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北中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將彩椒切條。王玲瓏 攝
□保定日報記者 邸志永 王 菊 見習記者 王玲瓏
1月31日上午8時,在同福定興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福食品)凈菜加工車間內,根莖類清洗線、葉菜清洗線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上的轉筒正有序運轉。
一箱箱土豆、油菜由工人熟練碼齊,經過浸泡提升機洗凈表面泥土,由輸送帶送向水流式清洗機經歷下一場“變身”。
這并不是這批食材旅途的終點,遠在百余公里外的北京環球影城餐廳還在等待這批菜的到來。10個小時后,這批食材將會端上游客餐桌。
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延伸,保定凈菜正逐步走向北京人民餐桌,在北京“菜籃子”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凈菜進京之旅
同福食品于2024年開辟凈菜生產條線,1天可至少供應2噸凈菜至北京。
“早上7時,這批菜剛從市場運過來,就進入毛菜車間經過初步挑選,來到凈菜車間二次清洗。”同福食品總經理武立業說。
“今天我們向環球影城供應的凈菜種類有去根油菜、土豆丁、香菇塊等8種。經過下壓式清洗、水觸媒處理,殺菌率能達到99.95%。”車間工人王曉拿起一片還掛著水珠兒的油菜葉,捧在手心向記者展示。
“水觸媒技術就類似于我們用超聲波清洗鏡片,油菜怕磕碰,這樣的清洗不僅不會帶來損傷,還能保留蔬菜本味。”
中午12時,同福食品凈菜車間內清洗、切塊的蔬菜開始裝袋,再經過脫水機脫水、人工稱重、充氣包裝機打包……
13時,保持0-4攝氏度恒溫的冷鏈配送車正式向北京發車。
新鮮,是凈菜的主打特色;物流,是凈菜進京的“大動脈”。
“每天運送2噸多,2個多小時就能到。要是沒有冷鏈物流發展,凈菜進京很難推廣。”配送司機牛猛說,冷鏈車內配有可實時對講攝像頭、溫度探頭、滑升門充氣軟連接設計,用來保障食品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培育134個果蔬類冷藏保鮮設施運營主體,阜平、淶源等10個環京縣(市、區)19個農產品冷鏈項目提檔升級,河北潤澤鮮等4家凈菜企業在北京實施12個冷鏈項目,加快智慧化轉型。
“卸車嘍!”15時35分,早上還在定興田間地頭的蔬菜在北京環球影城卸貨。
從進貨、清洗、切絲到運輸,這場環環相扣的凈菜進京接力賽在10小時內圓滿畫上句號。
產業鏈延長之徑
凈菜進京,爭分奪秒縮時程;產業發展,于延鏈下功夫。
“明天豆角要2噸,洋白菜1噸……”1月30日16時30分,在河北中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農業),總經理孫世杰比對著訂單記錄,協調蔬菜訂購。
相比于傳統的生產供應模式,中農農業的產銷模式更像是一種“逆向回溯”。
“客戶每天下午4時之前把訂單發過來,我們按照訂單數加工,第二天早晨8時前,菜就能送到客戶手里。”孫世杰說,進貨毛菜品種,以及是否去皮,全部是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向供貨農戶提出要求,實現有效對接。
凈菜對比毛菜需經過多項處理,價格優勢如何保持?
孫世杰算了一筆經濟賬:“我們的供應鏈短。供應鏈就在產地、單次采購量大,都能有效降低成本。讓利給客戶一部分,仍然能實現盈利。”
供應鏈縮短,產業鏈卻延長。
“在前端完成土豆去皮等預處理,讓農戶從單純賣菜延伸到簡單加工,我們也減少加工成本,這樣一舉兩得。”孫世杰說,企業去年總產值達到6000萬元。
信心滿滿的孫世杰,希望成為淶水凈菜行業“領頭雁”,盡自己力量帶動地方農業發展。
“我們從2023年開始和中農合作,按要求種植100多畝地胡蘿卜。”淶水德潤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寶恒說,不用擔心收購問題,可以放心擴大產量。合作社啟動機械化種植、滴灌設備,畝產量提高了10%。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
在保定,以凈菜產業有力推動鄉村振興繪就壯美畫卷的場景還有很多:
——在阜平縣,國煦大央廚年加工香菇達3萬余噸,通過“凈菜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全縣9980個農戶發展大棚2000余棟,直接帶動4702個脫貧戶增收。
——在淶水縣,華益菇業創新食用菌技術,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有效滿足北京多樣化高端化消費需求,帶動2065名貧困人口增收。
——在順平縣,河北農業大學高標準蘋果示范基地吸引京津游客,特色農產品“順平蘋果”直接供應國家部委食堂,以果品貯藏、果汁生產、果品加工等為主的產業鏈條建立。
……
企業積極擔當,回饋鄉土;政府建立機制,引領發展。以凈菜產業為引導、產業鏈建設為目標,鄉村發展的新動能正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保定培育凈菜進京生產基地和企業86家,生產基地14家。凈菜生產加工589.6萬噸,進京產值168.9億元,占北京市場22.13%,全省第一。
雙向奔赴之路
鼓起農民“錢袋子”,守護北京“菜籃子”,更多凈菜企業著眼全局,提高站位,擔起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時代責任。
“能耗、清洗凈菜所用的水資源都在保定,處理成符合標準的凈菜再銷往北京。”同福食品總經理武立業說,公司還將廚余垃圾免費送給當地養殖場,這些對于北京的食品公司難處理的垃圾在保定可“變廢為寶”。
錨定“服務首都、對接京津、聯動雄安”定位,打造環京“菜籃子”最給力保障供應地,保定企業始終堅持在承接疏解中加快高質量發展。
在定興的河北康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城農業),與河北農業大學、北京農科院等高校的技術合作,農業科技特派員的現場指導,有效助力玉米育種研發。
“我們還采用‘先鎖鮮再蒸煮’的加工方式,延長保質期的同時保存玉米香味。”康城農業總經理趙志越說。
康城農業以技促收、以品帶產是凈菜行業向高附加值化發展的縮影。
在淶水、定興等地,示范開展集約化育苗、優良品種繁育,引進番茄、西甜瓜、蘿卜等新品種104個,著力提升凈菜品質,有效滿足北京市場多樣化、高端化消費需求。
育種是農業的“芯片”,種植基地是保障進京蔬菜供應的“壓艙石”。
截至目前,環京蔬菜生產基地在淶水、阜平等地共布局建設14家,種植面積7000余畝,生產示范基地10家;建設年交易額超億元農產品批發市場9家,推進綠色投入、綠色技術、綠色模式,不斷提升基地標準化水平。
搭建凈菜銷售渠道,打造柔性供應鏈激發凈菜市場活力,保定多措并舉助力凈菜產業發展。
組織105家企業參加“河北凈菜”北京“六進”活動,參展展品1589種次,簽訂供銷合同4700余萬元;成立保定凈菜協會,研究制定保定凈菜行業標準和規范,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整合和協同,形成信息共享、服務共識、價值共識,促進行業提能增效。
“我們將堅持團結互助、優質服務、供求發展的辦會宗旨,為凈菜企業尋找合作伙伴、拓展供應渠道、延伸服務鏈條提供支持。”保定凈菜協會會長王二營說。
凈菜進京之旅,是京津冀一體化縱深發展下京保兩地的雙向奔赴,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下政企的雙方合力,凈菜行業澎湃動能正加速匯聚。
“從民間自發的進京賣菜到政府推動的凈菜進京,這一轉變不僅是京保兩地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保定市農業產業升級和市場優化的重要體現。”保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金科說,保定市將繼續支持凈菜企業與北京餐飲企業、高校、社區等直供直采合作,努力讓更多北京市民品嘗到來自保定的優質凈菜。
■短評
凈菜連京保,協同話振興
豐富北京市民的“菜籃子”,鼓起保定菜農的“錢袋子”,凈菜進京之旅不僅是一條協同發展之路,更是一條打造保定鄉村振興新樣板、實現北京廚余垃圾源頭減量化資源化的共贏之路。
從過去進京賣菜到如今凈菜進京,保定要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在“凈菜進京”廣闊市場前景中搶占先機。唯有持續抓產業強鏈條、抓基地嚴標準、抓品種提品質、抓配套暢銷路、抓品牌強特色,保定“凈菜進京”的路必將越來越寬、越來越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