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薩拉熱窩1月27日電 專訪丨春節架起波中文化交流橋梁——訪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新華社記者殷曉圣
“全球越來越多的城市參與春節慶?;顒?,為當地民眾感受中國文化魅力提供了絕佳機會。”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漢學系主任利利亞娜·斯特維奇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
斯特維奇說,春節期間,中國各地民眾通過家人團聚、舞龍舞獅、紅燈籠裝飾等傳統習俗,共慶和諧與繁榮。這些傳統也為世界各國民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
巴尼亞盧卡是波黑第二大城市,近年來又因孔子學院的春節活動而成為波中文化交流的紐帶。斯特維奇說,過去七年,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連續舉辦書法與繪畫比賽、茶藝表演、中國傳統音樂會等春節慶?;顒?,“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當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加深了波中兩國民眾的友誼。”
“春節的意義早已超越傳統慶祝活動本身,”斯特維奇說,“春節向世界傳遞了團聚與更新的主題,提醒我們共享的價值觀和人類情感,為構建跨文化理解提供了平臺?!?/p>
蛇年春節臨近,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正精心籌備一系列豐富的慶祝活動。斯特維奇說,學院將舉辦“2025農歷創意:設計、時尚、攝影”青年藝術創作大賽,吸引16歲至28歲的青年參與。
“參賽者可以利用數字化工具,將中國傳統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拍攝帶有蛇元素的城市風景,或者通過應用程序制作虛擬面具和時尚作品?!彼固鼐S奇說。
斯特維奇說,蛇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智慧、應變和創新能力,這一文化背景與當代全球科技創新的發展不謀而合,為文化交流帶來更多機遇。
“2025年的春節活動不僅是對傳統的延續,更是一次與現代科技接軌的文化實踐。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傳遞給更多年輕人?!彼固鼐S奇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