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看我掃的這塊地干凈不?”1月16日下午,《法治日報》記者剛來到河北省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少保中心)就被一個小男孩攔住,拉著去看他的“打掃成果”。
寒冬時節,樹葉早已落盡,太陽的光芒顯得格外耀眼,照在正在打掃院子的孩子們身上,為他們的臉頰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石家莊市少保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是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建立的專門保護教育流浪兒童和服刑罪犯未成年子女等困境兒童的機構,由石家莊市司法局主辦,首創“親情化、家庭化、一體化”綜合服務方式,形成了具有石家莊特色的“發展性保護教育模式”,先后被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少先隊名師工作室”等。
“發展性保護教育為兒童未來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中心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專門機構管理的形式,確保了特殊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教育權。”少保中心主任楊程向記者介紹說。
圖為石家莊市少保中心主任楊程(中)向記者(右)介紹“發展性保護教育模式”整體情況。本報通訊員 劉曉樂 攝
走進少保中心大樓,少先隊員室、心理活動室、書法室應有盡有,孩子們有的在追逐打鬧玩游戲,有的在活動室里跟老師學剪紙,還有的在自習室里看書……整個中心井井有條,充滿歡聲笑語。
據楊程介紹,少保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2人,目前接收少年兒童46人。“來到少保中心的孩子都有著‘不幸’的經歷,他們或流浪過,或父母服刑,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到了這里,這里就是孩子們的家。”楊程說。
少保中心的建立,不僅促進了流浪兒童和罪犯子女的健康成長,更有效解決了社會和諧穩定、罪犯改造等一系列社會管理難題。一月一封信、一季一探監、一年一聯歡,這對罪犯和他們在少保中心的孩子來說,意義非凡。
“聽說要去監獄看爸爸,小輝和小亮激動得一個晚上都沒睡好覺。”少保中心老師杜文敬說。
小輝和小亮的爸爸馬某因罪入獄服刑,媽媽也不知所終,留下他們兩兄弟由爺爺照顧。可不久后,爺爺因病去世,兩兄弟的撫養問題讓馬某慌了神。在監獄教育改造科的教育日上,馬某了解到了少保中心,便向監區申請,經過共同努力,小輝和小亮順利來到少保中心。
“到了少保中心后,兩個孩子顯得很拘謹。聽說他們幾乎沒怎么見過自己的父親,我們便決定幫助孩子圓夢。”杜文敬說。親情幫教日當天,馬某入獄后第一次見到了孩子們,瞬間泣不成聲。此次見面,馬某更堅定了改造決心。
凡是送到少保中心的孩子,普遍都有自卑、報復心重等心理問題,甚至出現偷竊、吸煙喝酒、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對此,少保中心心理老師制定一人一策矯治方案,并設立“悄悄話信箱”,切實打開孩子們心扉,排解心理壓力。此外,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教育和文娛活動,為孩子們的成長注入更多的力量和希望。
“小藝同學獲得市級科幻小說競賽一等獎,小涵同學榮獲‘學習之星’稱號……”楊程給記者展示孩子們的獎狀時,驕傲之情溢于言表。現如今,少保中心的孩子們都到了社會正規中小學校讀書學習,接受義務教育。
“小斌是少保中心培養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小莎現如今在北京工作,小任參軍退伍后還經常來中心帶孩子們玩……”說起少保中心走出去的孩子們,楊程如數家珍。據統計,少保中心已累計救助1902名少年兒童,2024年共救助38人。
在少保中心的保護教育下,從這里走出去的孩子們內心更加堅強、自信和樂觀。
記者手記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石家莊市少保中心在司法行政部門牽頭下,與檢察、公安等部門形成多方聯動的工作模式,開展一系列困境少年兒童救助行動,進一步提升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整體效能。在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為全社會關注話題的當下,石家莊市少保中心的經驗和做法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解決路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