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香港故事丨水下文物 探古知今——在香港感知絲路精神

2025-01-19 18:38: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image.png

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與香港有什么聯系?帶給今天的港人什么啟示?“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自去年8月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館開展,至今備受關注。“南海一號”承載的歷史記憶,讓參觀者感知絲路精神的脈搏。

2007年,宋代古船“南海一號”打撈出水,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遠洋商船,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瓷器、銅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等。此次展覽中,包括盛裝美酒的“廣東罐”等在內的255項展品,揭示了香港在海上絲路歷史進程中的角色。

“廣東罐”關聯“明星船”

“南海一號”展覽展期約半年,由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如何運用香港相關的展品襯托“南海一號”這艘“明星船”,是香港文物探知館一級助理館長李曉慧和同事們的重要任務。

香港文物探知館一級助理館長李曉慧接受記者采訪(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作為策展團隊主力成員,李曉慧是第一次參與大規模的水下考古展覽。她在發展局古物古跡辦事處的香港考古資料系統里反復查找,發現香港九龍城宋皇臺圣山遺址出土的陶片上與酒器、美酒相關的印文,同“南海一號”出土的“廣東罐”十分相似。

“看到這些相似的地方真的很興奮,它們是有關聯的。”李曉慧激動地說,這進一步說明香港曾經是海上絲路的中轉站之一。

香港文物探知館一級助理館長李曉慧在講解“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上展出的南海窯醬釉“淳熙十年”印文四系罐(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廣東罐”是指唐宋以來海上貿易使用的儲物罐,產地集中在華南,在東南亞、東亞乃至非洲等海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香港位處沿海地區,不時有“廣東罐”殘片出土。

據導覽介紹,秦漢以降,以廣州港為中心、香港及澳門等地為中轉站的多層次貿易港口體系逐漸成型。策展者以“廣東罐”作為亮點,加上香港不同考古遺址、尤以圣山遺址出土居多的同類醬釉“廣東罐”殘片,反映香港自宋代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在對外貿易中扮演一定角色。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在展覽開幕儀式上致辭說,這個展覽可以提供新的角度,研究展示海上貿易的歷史、與海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從而感受粵港澳三地的同宗同源和文化相通。

香港文物探知館一級助理館長李曉慧在講解“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上展出的宋代青黃釉龍紋六系罐(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多元化模式提升展覽吸引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既有本地居民,也有世界各地的游客,都饒有興致地在玻璃展柜前仔細打量,聆聽導賞員講解。不少人對“古代海關”廣州市舶司的建立,乃至十多年前有關方面如何解決層層難題將船體打撈出水,都十分感興趣。

展覽在港展出的文物,包括南海窯醬釉“淳熙十年”印文四系罐、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枝梅紋花口碗、龍泉窯青釉刻劃蓮紋折腰花口碟等。

這是“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上展出的鑲寶石空心金鐲(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參與籌備此次展覽的專家們仔細觀察文物上面細密的紋路,思考將哪一面展出給觀眾。曾舉辦過“從廣州出發——‘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的南越王博物院給予香港策展團隊很多寶貴建議。

“大的罐子我拿不動,但是小的陶片我可以拿在手上。”談到文物的運輸過程,李曉慧微笑著攤開手掌,“就好像把歷史的一部分放在手里。”她描述著這種沉甸甸的感覺,仿佛手里還拿著那些陶片。

從考古學專業畢業以后一直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李曉慧認為,實地參觀文物有助培養公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對考古的興趣,讓歷史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是香港文物探知館辦展的宗旨。此次“南海一號”展覽從構思策劃到場地布置都經過精心設計。

這是“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上展出的金單頂鏈犀角形錐筒飾項鏈(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在展廳里,除了關于展品的詳細文字介紹,策展者還設計了幾本“航海日志”,模擬船員點算動物、美酒、咸鴨蛋等隨行物資的口吻,講述當時船員的工作生活;多媒體互動裝置則以電子時間軸的方式介紹如何通過文物鎖定沉船時間——據考古專家推斷,“南海一號”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或不久以后,在廣東往南海的航道上沉沒。

文物刻字助揭謎團

盡管十多年間考古工作不斷進行,“南海一號”依然有諸多未解之謎,沉船原因、航行目的地、文物具體數量等還只是推測。“謎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嗎?”李曉慧說,有猜測的空間,才有讓人繼續探索的欲望。

展柜里,2018年出土的德化窯青白釉墨書雙系罐,底部刻有“鄭盡金記直癸卯歲次”字樣。李曉慧指著這件文物,向記者示范如何尋找揭開謎團的線索。她說,“癸卯歲次”就是這件文物的生產日期,證明它在癸卯年被生產出來,帶到了商舶上等待交易。

香港文物探知館一級助理館長李曉慧在講解“從灣區啟航:‘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上的展品(2024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鐸攝

與德化窯青白釉墨書雙系罐同年出土的南海窯醬釉印文四系罐,上面刻有“淳熙十年”字樣。兩者在時間上相互佐證,確定了“南海一號”的沉船時間為1183年或不久以后,為后續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

“就是看似不起眼的小罐子,鎖定了‘南海一號’最后的出航時間。”李曉慧邊說邊介紹展廳里的文物。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2月12日,并面向公眾開放講座和工作坊等系列文化活動,讓大家認識到:無論是昔日的海上絲路,還是今天的全球貿易,香港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覽主辦方希望為觀眾再現“滄海云帆,貿遷有無”的歷史,以及灣區人民千年來探索海洋的勇氣。作為香港青年,李曉慧始終相信,探古知今,在時代浪潮中,絲路精神必將激勵港人駛向更遼闊的海域。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礼泉县| 延安市| 福清市| 德阳市| 淳化县| 东莞市| 博客| 融水| 行唐县| 稷山县| 施秉县| 屯昌县| 荣昌县| 交城县| 塔河县| 秦皇岛市| 罗田县| 佛教| 南召县| 南平市| 宁夏| 内乡县| 元朗区| 呼玛县| 赤城县| 平陆县| 托克托县| 涞水县| 延庆县| 九台市| 承德县| 石台县| 吉安县| 鄄城县| 乌兰浩特市| 武平县| 亚东县| 德庆县| 金湖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