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新春走基層】震后一年,溫暖中前行

2025-01-17 15:13:02  來源:工人日報

  一場大雪后,群山環繞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迎來了天藍風清的好天氣。

  阿旦別克·恰爾先阿力和妻子一大早就將新家里里外外打掃干凈,還貼了迎新對聯。“趁著天氣好,趕緊把家里收拾一下,和家里人一起聚一聚。”阿旦別克·恰爾先阿力說。

  “等到3月開春,我就帶著媳婦去伊犁打工掙錢,爭取今年給家里裝個地暖……”1月15日,《工人日報》記者走進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克孜勒宮拜孜村,在熱情的招呼聲中,來到了阿旦別克·恰爾先阿力的新家,聽他說起新一年的計劃。

  阿旦別克·恰爾先阿力的新家距離老房子約4公里,兩室一廳一廚一衛,還帶獨立的小院。地震發生后,在各方助力下,阿合奇縣重建農村房屋1871戶,其中原址重建1139戶,集中新建732戶。他的新家就是克孜勒宮拜孜村集中新建房之一。

  2024年1月23日,一場7.1級地震在凌晨驚醒了阿合奇縣,冬牧場、鄉鎮村等地的居民住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如今,一年過去,群眾擔心的房子怎么樣了?他們放牧的“冬窩子”又有了什么變化?連日來,在村民的新居里,記者記錄下他們在講述新生活時的幸福笑容和美好憧憬……

  住上新房

  “這一面墻是用我老房子的磚塊砌起來的。”亞森·艾海提指著新房對面的一堵墻介紹道,“之后,計劃在房子和墻之間搭上透明亞克力板,收拾出一個能遮風擋雨的院子。”

  36歲的亞森·艾海提是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阿克特克提爾村村民,早年間在廣東東莞的一家電子廠打工,后來回到村里創業,成了村里致富帶頭人。如今,他擔任該村監督委員會主任。

  地震發生當天,亞森·艾海提剛剛從阿克蘇接回住院治療的孩子。“還沒到村委會,余震就來了,心里更緊張了,不知道村里各家情況怎么樣。”亞森·艾海提說,“余震后,村干部趕緊聯系各家各戶,清點人數,申請安置點,很快救災帳篷、火爐、棉衣等物資都到了。”

  地震過去,房屋雖未倒塌,但家家戶戶墻體上的裂縫讓村民心有余悸。

  經過幾輪排查評估,該村155戶村民的房子需要推倒重建。一時間,全縣災后重建工作一齊動工。從選擇施工方到選擇戶型,新房子的每個環節都有村民參與的身影。

  2024年3月房屋舊址被拆除;4月初正式開工;9月15日開始,新房鑰匙陸續交到村民手中。

  記者了解到,災后重建安置房的建筑面積分為40平方米、60平方米和80平方米。其中40平方米由政府出資免費提供,超出部分則由村民自籌房款,自籌部分也能享受3年免息貸款政策。

  家里四口人,亞森·艾海提選擇了80平方米的房子。走進家門,寬敞舒適的客廳映入眼簾,地上鋪著新買來的毛毯,一張白色長桌放在中間,電熱地暖讓整個房子暖暖和和的。

  亞森·艾海提感慨道,“你看,新家什么都有。更重要的是,新房抗震能力強。”

  舊“窩”換新

  “來看看我新的‘冬窩子’。”在距離庫蘭薩日克鄉阿克特克提爾村40多公里的越冬放牧點上,牧民薩提瓦爾迪·朱馬激動地說。這是距離該村最近的一個越冬放牧點。

  新的“冬窩子”由兩間彩鋼房組合而成。打開門,暖流撲面而來,18平方米的空間內,兩扇大窗戶、干凈整潔的榻榻米、餐邊柜、太陽能光伏板、對講機、火爐、一氧化碳報警器、水桶等生活物資一應俱全。

  “冬窩子”是阿合奇縣牧民放牧越冬重要居所。曾經由牧民自建而成,房屋結構簡單,一般將住所與羊圈緊緊相連。地震發生后,毫無抗力的“冬窩子”也成為該縣災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站在薩提瓦爾迪·朱馬新的“冬窩子”前,放眼望去,天山腳下,10間嶄新的彩鋼房排成一排,鋼絲相連,地釘加固。而平行相隔不遠處,建筑統一的8個羊圈則靜靜等待著晚歸的羊群。

  “以前的‘冬窩子’根本沒法比。”怕自己講不清,薩提瓦爾迪干脆帶著記者前往不遠處的“舊窩子”。

  不到3分鐘,他指著一個荒廢的羊圈,“旁邊就是我以前住的地方,這個帳篷是當時避難用的”。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掃了兩圈,都沒有看到“屋子”。

  緊接著,跟他繞過羊圈,踏進一處山坡缺口,路由寬變窄,最后只能勉強一人通過,側面則是暴露出來的鋒利巖石。而這條羊腸小道的盡頭有一扇木門——那是他曾經的“冬窩子”。

  “地震之后,這也是我第一次進來。”兩根木頭撐起低矮房頂,中間搭著被子,三面是山體,空間狹小閉塞,只有一扇木門和一塊用來觀察羊圈的“固定窗”,該窗是由一塊“田”字木板和透明塑料布組合而成。

  “現在的‘冬窩子’特別好!”看著眼前的彩鋼房,他黝黑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過幾天去買個窗簾、準備幾套新褥子和被子,這個冬天又安心又暖心。”

  迎來“新生”

  放寒假前的第一場考試剛結束,在庫蘭薩日克鄉中心小學門口,不少家長等著接孩子回家。這是地震發生時,距離震中最近的一所學校。

  “地震當天剛好是放寒假,我們第一時間查看了教學樓情況。”庫蘭薩日克鄉中心小學校長劉星告訴記者,“大大小小的裂縫有兩百多處,上報后不久,施工隊就來加固了。”

  學校2024年2月24日開學,23日就完成了全校的修繕工作,25日正式迎接新生。然而,教學樓墻體上的裂縫抹平了,孩子們的心靈卻被一次次余震考驗著。

  為了讓學生們掌握地震逃生技能,開學后的兩個月時間里,學校進行了多次地震演練。望著三層的教學樓,劉星說:“從演練最開始的1分鐘集合,到現在,能做到20秒就全部撤離。”

  不僅如此,學校還組織了主題班會、地震知識講座、心理輔導等,幫助學生了解地震知識,調整心態。

  地震發生時,當時讀四年級的努爾森巴提正跟著父母在越冬放牧點上,劇烈的晃動把住處的木頭震了下來,他自己被父親緊緊護在懷里,額頭受了傷。

  “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慌,要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努爾森巴提·艾山巴依說,“現在我知道了地震形成原因,也掌握了逃生技能,不會再害怕了。”

編輯:趙廣忠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嫩江县| 花垣县| 怀仁县| 信宜市| 荔波县| 绥宁县| 来安县| 兴化市| 简阳市| 乐东| 莱州市| 连南| 海伦市| 神池县| 满洲里市| 恩平市| 灵丘县| 汝城县| 方正县| 伊春市| 永新县| 黄浦区| 黄陵县| 临邑县| 遂宁市| 中牟县| 奉贤区| 灌云县| 荣成市| 县级市| 锦州市| 安达市| 竹北市| 平定县| 淄博市| 新平| 马尔康县| 绥滨县| 沿河|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