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一年一度的全國春運拉開大幕。1月14日是春運首日,來自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的數據顯示,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1.7億人次。今年為期40天的春運,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如此“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既是對全國交通運輸系統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我們社會治理協同能力的檢驗。

春運首日,沈陽站(央廣網發 沈陽鐵路供圖)
保障全國人民安心、舒心回家過年,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應對春運挑戰。春運大潮的主體是自駕人員,預計自駕出行將達到72億人次,占人員流動量的八成之多,靈活、自由、便捷的自駕出行方式已成為人們的首選。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對各方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應通過大數據預判需求,合理布局增設快充、大功率充電樁,實時共享充電信息等方式,引導車主錯峰充電,強化配套電網,做好運維保障,讓新能源車主放心出行、順利回家。
春運之旅,充足的運力保障是重中之重。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客流需求研判,科學制定運輸方案,優化運力配置,如鐵路精準調圖深入挖掘增運潛力、公路做好“兜底”保障、水路加大重點航線運力投放等,“多措并舉”便利旅客的春運“回家路”。

(海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的旅客)
春運之旅,平安是最快捷的回家路。相關部門要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做好防范惡劣天氣的準備,確保鐵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安全可靠。春運期間的高速擁堵并不鮮見,譬如,每年大年初二,人們在這一天走親訪友拜年,全國高速會迎來擁堵小高峰,就需要相關部門及時發布相關服務信息,提醒旅客錯峰出行,加強道路疏堵保暢工作,努力為自駕出行的人們創造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春運之旅,貼心的服務讓回家路更有溫度。持續提升春運期間的服務水平重在細節,如保障好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出行、便利老年人智能化出行、提供精準精細的交通接駁信息服務等,讓在途服務品類更豐富、更貼心,努力為廣大旅客送上溫馨、周到的服務。
春運是一場關乎億萬家庭團圓幸福的“大遷徙”,也是展現我國社會治理能力和便民服務水平的重要窗口。應對春運“大考”,需要各方攜手、全力以赴,共同筑就一條安全通暢的回家路,讓每個在外游子舒心、順利地回家過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