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作出深刻闡釋,科學指明了把“中國特色變為成功實踐”、“鮮明特色變成獨特優勢”的實現路徑。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長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23年末全國人口為140967萬人。現在,全球進入現代化的國家也就20多個、總人口10億左右。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這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將極大地改變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十幾億人量級的現代化,其難度、影響和意義,是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量級的現代化根本無法相比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征”,“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也是難度最大的現代化”。
??超大規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超大規模市場,也帶來一系列難題和挑戰。以中國的體量,再大的成就除以14億多人都會變得很小,再小的問題乘以14億多人都會變得很大。光是解決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還有就業、分配等,哪一項解決起來都不容易。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首先要考慮人口基數問題,考慮我國城鄉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大等實際,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因循守舊,要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對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作出深刻闡述、多次作出重大部署,強調“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也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志”。
??“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進展。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舉措。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戰略部署,要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分好“蛋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同時強調,“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任務,必須久久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取得新進展”。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總書記從兩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一方面,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另一方面,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堅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是一個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式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2023年7月17日,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進一步對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中國式現代化以和平的方式實現,是由我們的文化基因決定的。反觀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充滿戰爭、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深重苦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持和平發展,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征。”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創造發展壯大自己,通過激發內生動力與和平利用外部資源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國家發展,不以任何形式壓迫其他民族、掠奪他國資源財富,而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穩定因素的增強。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強調,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