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當天,蔡景瑞(前排右)等人在塞納河上展示中國龍舟。
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的一名小朋友在練習書法。
烏干達副總統杰西卡·阿盧波(右一)到訪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與張志剛交談。
2月1日,滿載來自哈薩克斯坦1740噸菜籽油原油的X8010次中歐班列抵達陜西西安國際港站。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澳大利亞學生到上海開展研學,了解中國風電技術。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站在2024年歲末回望——
一年來,中國元首外交書寫恢弘新篇章,引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一年來,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開放發展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新機遇。
一年來,中國與多國互辦文化旅游年,中外人文交流“雙向奔赴”,新潮涌動。
在中國與世界的頻繁互動中,海外華僑華人的身影隨處可見。聆聽大國外交鏗鏘足音,促進中外經貿人文交流,僑胞們始終與祖(籍)國同頻共振,同氣連枝。近日,本報記者采訪各大洲的多位華僑華人,聽他們講述2024年的難忘故事,感受中國闊步前行的堅實步伐,體會中國擁抱世界的開放胸襟。
——編者
中法建交六十年 文化交流正當時
當地時間2024年5月6日,法國愛麗舍宮一層肖像廳,三支奧運火炬并排而立,格外引人注目。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5月訪問法國期間,兩國元首夫婦互贈的禮品之一。習近平主席贈送給馬克龍總統的是北京雙奧火炬,馬克龍總統則以巴黎奧運火炬回贈。
兩個多月后,奧林匹克大家庭再一次在巴黎的五環旗下相聚。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當天,一艘極具中國特色的龍舟出現在塞納河上。法中跨國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法國龍舟委員會主席蔡景瑞和隊友們奮力劃槳向前,參加奧運火炬及奧運開幕式迎接活動,吸引近千名觀眾在岸邊觀看。這一幕,成為蔡景瑞念念不忘的2024年高光時刻之一。
“此次龍舟展示活動經巴黎奧組委批準,共有18名隊員參與,其中13名法國人、5名華僑華人。我們提前兩個多月就開始準備,參演龍舟是在中國制造完成后運到法國的。”蔡景瑞說,尤其令她驕傲的是,中華龍舟大賽正式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表演項目。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今年以來,在蔡景瑞的推動下,中華龍舟不止一次在巴黎亮相,為法國民眾和各國游客打開一扇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6月8日,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前夕,一場盛大的“慶中法建交60周年·迎巴黎奧運”端午龍舟競技活動在塞納河上舉行。蔡景瑞是該活動主辦方之一。
“龍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象征著團結、拼搏和進取的精神。龍舟文化‘出海’,架起了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友誼橋。”蔡景瑞說,“現在,我們鼓勵更多女性隊員沖破傳統,參與龍舟競渡,向世界展現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風采。”
除了組織龍舟活動外,作為一名在法國行醫的中醫師,蔡景瑞還活躍在中醫藥交流領域。今年,她主持了作為“中醫藥獻禮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的中法中醫藥學術交流論壇,還參與承辦了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的第21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并多次受邀在法國各地舉辦中醫藥知識講座……
“讓更多法國民眾了解并愛上中華文化,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蔡景瑞說。
“一帶一路”結碩果 中哈企業信心足
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再生有色金屬項目正式投產,受聘擔任陜西省商務廳駐哈商務代表處總代表,聯合商會其他成員在阿拉木圖籌建西安餐廳……回顧2024年,哈薩克斯坦陜西商會會長何誠深感充實。
“這一年,中哈關系在元首外交引領下走深走實,我們的機遇更多了。”何誠說。
當地時間7月2日,習近平主席乘專機抵達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何誠熱切關注著兩國元首會晤的最新消息。
“雙方愿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公正哈薩克斯坦’經濟政策對接,進一步挖掘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潛力,并共同保障兩國有關合作項目安全順利實施。”中哈聯合聲明中的這些內容,讓何誠吃下“定心丸”。
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倡之地。近年來,中哈在基礎設施、綠色能源、高新技術等領域展現合作潛力,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今年,我們商會的會員企業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已超過300家。哈薩克斯坦市場廣闊,來這里投資,‘開門就能做生意’,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何誠說。
2013年11月,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從陜西西安開出,駛向哈薩克斯坦。10多年來,長安號已經成為何誠最常用的陸路運輸方式。前幾年,何誠把陜哈集團的物流部改造成物流公司,提供相關服務,方便會員企業搭載長安號。“中歐班列為中哈企業間的經貿投資合作提供了極大助力。”他說。
中哈民眾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何誠對此有最直觀的感受。2023年11月,中哈互免簽證協定生效,2024年是中哈旅游年。“中哈加快‘雙向奔赴’,商務往來更加便利。”何誠觀察到,“作為面向中亞地區開放的前沿,家鄉陜西人氣更旺了。在廣交會、進博會等大型展會舉辦期間,我經常在飛機上遇到在西安中轉航班,前往廣州、上海等中國其他城市的中亞客商。”
“搭上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快車,我們的投資信心更足。”何誠說。
“人文金磚”成色足 中俄相知又相親
當地時間10月22日,俄羅斯伏爾加河畔的喀山迎來“金磚時刻”,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在這里舉辦。800公里外的莫斯科,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會長吳昊密切關注著金磚舞臺上的“中國聲音”。
“我們要建設‘人文金磚’,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導者”“挖掘教育、體育、藝術等領域合作潛力”“中方將實施金磚數字教育能力建設計劃”……一系列有關人文交流的中國主張,說到了吳昊的心坎里。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9月2日,由吳昊擔任校長的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正式開學。“這是2024年最令人欣慰的一件大事。”他感慨道,“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開學典禮上奏響時,我十分激動,也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是俄羅斯第一所以中文和中華文化教育為特色的全日制國際學校。今年開學以來,學校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中俄詩歌朗誦比賽中,中俄小朋友們熟練運用兩國語言交流,朗誦中國古詩《題西林壁》和俄羅斯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令人贊嘆。在校園開放日活動中,書法體驗課、象棋課、中國民間傳統游戲等吸引許多學生和家長參與,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俄關系的深入發展為兩國民眾相知相親注入更多動力。”吳昊觀察到,“現在,莫斯科機場隨處可見中文指示牌,還有中文語音播報;在俄羅斯舉辦的一些重要國際會議和論壇上,中文常被列為官方語言之一,也會有許多中國參會者。”
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第一頻道采訪,向當地民眾介紹春節;接待來自南京職業學院的代表團,協助在莫斯科開設俄羅斯中國淮揚菜培訓中心;促成中俄院校在哈爾濱合作開辦中俄國際課程實驗班……今年以來,吳昊活躍在中俄人文交流活動中,收獲滿滿。
“新的一年,我將繼續辦好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搭建更多教育合作平臺,為中俄世代友好涵養更多青春力量。”吳昊說。
北京峰會成果多 中非投資更活躍
當地時間10月18日,烏干達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內,展位林立,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工業園首屆BUBU展銷會正在這里舉行。來自烏干達和肯尼亞等周邊國家、地區的90多家企業集中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吸引數萬名民眾到場參觀采購。
“BUBU是Buy Uganda, Build Uganda的縮寫,意為‘購買于烏干達,建設烏干達’。烏干達政府曾多次發布該倡議,旨在鼓勵本國制造業的發展。”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董事長張志剛說。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距離烏干達首都坎帕拉220公里,于2018年3月啟動建設,是中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之一。
在此次展銷會上,張志剛接待了烏干達副總統杰西卡·阿盧波等多位政府官員。“他們不約而同地和我提到今年9月的一場盛會——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張志剛說,“尤其是親自到北京出席峰會的阿盧波副總統,對中國發展成就和中非務實合作成果大加贊賞。”
峰會結束后的這幾個月,張志剛明顯感覺到,來園區咨詢投資事宜的企業家更多了。“峰會釋放中非合作的一系列積極信號。中方宣布未來3年同非方開展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讓更多人看到了‘非洲機遇’。”他說,目前,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入駐率已超過95%,為當地創造了近萬個就業崗位。
臨近年末,張志剛的工作依舊忙碌。前不久,他在坎帕拉出席了UHome友家賣場開業儀式。這家商場的大部分商品由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自產自銷。近日,他又在園區接待了天津工業職業學院考察團,雙方就魯班工坊的建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園區內魯班工坊培養的當地技術人才,可直接在工業園實現就業。
“近年來,中非合作不斷向高新技術、綠色能源等新領域拓展。非洲國家普遍歡迎中國投資、中國技術和中國經驗。”張志剛說,“我們正在坦桑尼亞建設第二園區,有望為中非產能合作提供更大助力。”
中澳關系暖風吹 開放中國引客來
“常回家看看”——對澳大利亞悉尼上海商會會長卞軍而言,這是他2024年的關鍵詞之一。
7月,卞軍帶領20多名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到上海開展研學之旅。從古韻靜謐的靜安寺,到浦江之首的水鄉風光,再到科技感十足的華東無人機基地展廳……孩子們在為期10天的旅程中感受上海的人文底蘊與創新活力。
8月,卞軍組織新南威爾士大學的30多名大學生走進上海,開展以“探索上海數字經濟的創新與應用”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年輕學子們走進上海的前沿企業與高新技術園區,與中國企業管理者、科技創新者面對面探討信息技術業務運營方法,感知中國數字化發展活力。
11月,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卞軍積極助力本商會華商和悉尼當地企業參加進博會,并為中澳兩地政府部門、企業間的合作奔走牽線。
“為中澳兩國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平臺,是我2024年工作的主線。”卞軍說,“上海是我的家鄉。這里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我想把上海推介給更多澳大利亞企業,吸引他們前來投資興業,共享中國市場機遇。同時,我也希望年輕一代通過研學活動,在上海感知中國發展。”
2024年是中國與澳大利亞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今年以來,中澳經貿關系延續回暖升溫態勢。6月,中澳簽署戰略經濟對話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重啟戰略經濟對話,聚焦戰略性、前瞻性經濟話題,促進雙方溝通交流,推進務實、有效經濟合作。
卞軍在上海與悉尼間穿梭往返,忙碌不停。最近,他在澳大利亞接待了不少來自中國的商務考察團。“當前,中澳經貿往來頻繁,人文交流與地方交往活躍,我們將抓住機遇,為兩國關系的向好發展貢獻‘僑力量’。”他說。
中巴黃金五十年 兩國合作向“新”行
回望2024年,對許多拉美華僑華人來說,11月最是難忘。從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從“花園之城”利馬,到“非凡之城”里約熱內盧,再到“未來之城”巴西利亞,習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牽動著僑胞們關切的目光。
鮮艷的五星紅旗、熱情的笑臉、歡迎的條幅……那段時間,巴西巴中經貿交流中心董事長方激的朋友圈里,分享了不少華僑華人喜迎習近平主席的照片和視頻。
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期間,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將中巴關系定位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兩國還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有關發展戰略對接的合作規劃。
“2024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兩國合作邁上一個新臺階。中巴在經貿合作、基礎設施、綠色能源、人工智能、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合作走深走實,給旅巴僑胞帶來更多機遇。”方激說,于她而言,2024年也是充滿收獲、取得突破的一年。
今年10月,方激牽頭建立了一家醫療教育培訓中心,并深入巴西主流社會,與當地多家醫院、醫科大學合作,致力于培養醫學人才。
“當前,中巴合作向‘新’而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業態發展迅猛,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方激說,新成立的醫療教育培訓中心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醫療場景,積極探索智慧醫療發展前景。
旅居巴西36年來,方激見證了中巴兩國關系的跨越式發展。她積極行動,為中巴交流往來搭建起一座座橋梁:連續舉辦多屆巴中工商論壇,幫助中國企業對接當地政府部門,邀請巴當地政府官員到中國訪問,推出了中文遠程課程等教育項目……
“如今,兩國企業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合作前景更加廣闊。我們將積極參與中巴攜手發展振興的新航程,持續深耕經貿、教育及醫療合作,期待中巴關系下一個‘黃金50年’更美好。”方激說。(本報記者 李嘉寶)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30日 第 06 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