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23日電(記者 潘一僑) 在古老的絲綢之路另一端,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年輕人,懷揣著對中國文化的憧憬,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他有兩個中文名字,一個是中國老師送給他的名字“李俊生”;另一個是他的留學生同學送給他的名字“馬里奧”。

馬里奧在意大利主修哲學,大學期間他開始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于是決定先去首都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的威尼斯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中文,今年剛剛來到中國開始他的東方之旅。馬里奧對自己這樣的決定非常滿意,他在采訪中多次表示非常喜歡中國,發現了一個與西方媒體描述完全不同的中國,也希望自己的朋友可以親身來中國學習、生活,感受中國人民的熱情與友好。

雖然馬里奧學習中文僅僅一年的時間,但寫作天賦突出,他的作文多次受到中方老師的表揚,如改編 了《后裔射日》,創作了《虛擬世界的我與現實世界的我》,他對中文表達的掌握讓讀者連連稱贊。

與此同時,馬里奧也在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中國這片熱土,他去過中國很多城市旅游,發現原來中國不僅有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都市,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他在采訪中提到非常喜歡沈陽,雖然不是一個享譽國外的中國城市,但是沈陽的歷史厚重感和當地的風土人情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在中國的生活豐富多彩,馬里奧甚至決定延期一年,繼續他的中國之旅。
在中意交往史上,馬可·波羅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的游記,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馬里奧認為,兩國的友好往來,延續著千年的友誼,也書寫著新時代的篇章。

中意擁有悠久的歷史,今年意大利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和總理梅洛尼先后訪華,彰顯了中意之間的友好情誼。馬里奧希望未來自己也能夠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橋梁,讓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國,學習中國成功的國家治理體系,期望中意兩國能夠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馬里奧認為世界就像一把小提琴,每個國家都是一根琴弦,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演奏出華美的樂章。馬里奧發現,在中國可以遇到各個國家的朋友,中國安全、包容、開放的城市氛圍,讓他看到有很多的機會,也讓他相信,世界各國的好朋友可以在中國一起奏出華美的樂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