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記者田建川)11日15時,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關鍵一橫”。
??黃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開工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后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
??黃茅海跨海通道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項目起于珠海市平沙鎮,終于江門市臺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長度約14公里,設置高欄港大橋、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
??黃茅海跨海通道由廣東交通集團建設管理,保利長大、中交路建、中鐵大橋局等30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累計有近萬名建設者投入到工程建設中。

??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大橋(左側兩主塔)和黃茅海大橋(右側三主塔)(12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驅車行駛黃茅海跨海通道上,可以看到白鷺成群結隊在黃茅海濕地淺灘上覓食。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強說,項目在設計選線階段,主動避繞生態環境敏感區,在施工建設期間,開展了對鳥類生態聲景監測和生態響應評估分析,有效地保護了白鷺等鳥類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黃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分別跨越了珠江口的黃茅海水域和伶仃洋。這兩座跨海通道通過高速公路直連,自西向東構成了一條“超級通道”,“拉直”了大灣區,讓江門、珠海、澳門、香港四座城市緊密相連。
??廣東江門是著名僑鄉。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5個香港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后,珠海至江門的車程從1個多小時縮短至約30分鐘,讓港澳居民探親返鄉之路更近、更順了。
??在環珠江口“A”字形交通網絡中,黃茅海跨海通道完成的“關鍵一橫”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和粵西沿海地區的直連。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飛鳴說,它的通車將加速大灣區城市群的高效互聯互通,促進大灣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助力大灣區打造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同時,還對支撐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