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通過不斷引入新技術、增加附加值,中國汽車業正在實現更大發展。”德國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霍爾格·克萊因(中文名柯皓哲)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全球性技術公司,采埃孚將繼續加碼投資中國市場,堅持創新,持續推進本土化,不斷提升以中國市場為主體的亞太地區在采埃孚全球市場的地位。
采埃孚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采埃孚在上海設置亞太區總部,在中國各地開設5家研發中心及近50家制造工廠。2023年,采埃孚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再創新高,達81億歐元,比上年增長5.2%。
柯皓哲曾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對中國市場、中國發展有著切身體會。柯皓哲表示,采埃孚與中國本土整車企業共成長,在互學互鑒中實現互利共贏。目前,采埃孚在華業務占整個集團業務約20%,未來目標是將這一比例提升至30%。今年,采埃孚在武漢投資了安全氣囊生產基地項目和汽車制動產品線升級項目,在廣州建立的新的研發中心已投入運營。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強勁,中國市場規模極具吸引力,中國的創新能力也同樣重要。中國客戶對新技術的接受度非常高,使得我們能在中國開發最新技術,進而推廣至全球。”柯皓哲舉例道,采埃孚推出首個800伏碳化硅電驅動系統時,首位客戶正是來自中國。經過40多年發展,采埃孚在中國歷經“中國銷售”“中國制造”“中國研發”等階段,“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柯皓哲說,對采埃孚而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產品和技術率先推出的重要基地和創新中心之一。當前,采埃孚正與中國伙伴合作,將線控轉向和后輪轉向技術引入中國市場,并加快推進張家港基地擴建項目,以實現后輪轉向系統的本土化生產。該項目將顯著降低成本,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升級發展。
柯皓哲表示,中國大力推動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為采埃孚在華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在不久前舉行的2024年德國漢諾威國際交通運輸博覽會期間,采埃孚與中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先進的商用車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引入中國市場。采埃孚還參與風電傳動業務,在天津設立了工廠,為風機生產零部件。
柯皓哲表示,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人為地設置貿易壁壘,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將讓多數企業利益受損。德中、歐中之間應進行更多交流對話,增進彼此理解,不斷加強合作。“我相信,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使所有企業更具活力,從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柯皓哲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