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俄烏沖突雙方的武器逐步升級。而隨著美國批準烏克蘭使用美制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和俄羅斯新型導彈投入實戰以回應這一舉措,俄烏局勢變得更加緊張。挪威東南大學教授格倫·迪森表示,美方舉措是為了延長沖突,這種不斷加劇地區沖突的手段符合美國一貫的外交策略。

01:34
迪森認為,隨著局勢的發展,俄羅斯的戰場優勢不斷擴大,為延長沖突,美西方國家只能不斷加碼,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直到本次拜登政府選擇批準烏克蘭使用美制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而在民主黨敗選之后,拜登這一舉措也顯然是為共和黨的特朗普上臺后潛在的和平談判增加阻礙。由于供烏導彈的操作由美國全權參與,此舉才會引發俄羅斯方面的強烈反彈。

挪威東南大學教授 格倫·迪森:目前來看,北約除了引入核武器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有效應對“榛樹”導彈,而核武器顯然是各方都不愿觸碰的底線。因此,至少從目前來看,俄羅斯似乎已經在這場較量中對美國“反將一軍”。

面對美國繼續火上澆油的行為,格倫·迪森教授認為這與美國一貫以來的外交策略是一致的。美國始終希望建立一個以霸權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這種秩序容不得其他國家的發展和崛起,并強烈依賴于持續的沖突以削弱競爭對手。

挪威東南大學教授 格倫·迪森:當冷戰結束時,有一個問題是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國際體系?美國的態度很明確,他們希望建立一個以美國霸權為基礎的體系,也就是一個權力中心。這個理念認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權力中心,只有一個超級大國,大國之間的競爭就不會存在,這正是美國問題的根源所在。如果美國想建立一個以霸權和統治為基礎的體系,這就需要一個協調的體系,而這種體系依賴于持續的沖突。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