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代文物遇上現代審美,會碰撞出多少爆款產品?近期,博物館新晉“頂流”文創冰箱貼爆火出圈,“一貼難求”。有人凌晨五點到博物館門口排隊,只為把栩栩如生的“文物”帶回家;有人兩年間收集400多件冰箱貼,希望留住旅行見聞和美好記憶;還有人“蹲守”購物網站拼手速,只為搶到戳中審美、心心念念的那款冰箱貼。
文創冰箱貼火出圈其實早有預兆。自2016年國家文物局發文,鼓勵各單位將館藏資源開發成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文創產品以來,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先后開設了文創店。其中,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種類從2019年的102款發展至如今的2000多款,其2023年的銷售額為4000多萬元。文創產品從簡單地復制和再創造,一步步走向注重設計和創新,故宮朝珠耳機、“馬踏飛燕”玩偶等“明星”文創產品不斷出現。
如今爆火出圈的冰箱貼,除了在造型和工藝上實現了升級換代之外,更是融入了設計團隊對文化的深度思考。202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一件文物忽然“紅”了,時常引發游客圍觀。社交平臺上出現的大量有關“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的圖片和評論,讓文創團隊意識到它有成為“爆款”的潛質。不久,以該文物為原型設計的木質鳳冠冰箱貼面市,3000件產品剛一上架就迅速售罄。此后的3個多月里,8萬件木質鳳冠冰箱貼被搶購一空,同系列文創產品銷售額超1000萬元。
博物館“明星”文物帶火文創產品的同時,也推動“文博熱”持續升溫。通過冰箱貼了解一座城市,為一款文創產品打卡博物館的游客越來越多。天宮藻井冰箱貼的爆火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引來更多觀眾,曾經冷清的博物館門口現在經常排起長隊,今年“十一”小長假期間,這里每天平均客流量超過5000人。這款爆火冰箱貼的原型——明代隆福寺的萬善正覺殿天宮藻井也被更多人關注和了解。
文創冰箱貼爆款頻出,也體現了如今的年輕人對國潮的追捧和對傳統文化的自信。無論是敦煌莫高窟飛天冰箱貼還是北海公園五脊六獸冰箱貼,依托的都是中國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隨著越來越多文創產品火出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帶動“國潮”文化不斷演繹新的精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