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1月24日電 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風采依然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近日,香港金融界盛事不斷。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等先后在港舉行,吸引大批海內外金融界領袖匯聚香江,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投下信任一票,也顯示走在由治及興道路上的香港風采依然、未來可期。
近年來,依靠著“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金融業持續穩健發展。尤其是最近10年,香港與中國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國際投資者可更便捷地通過香港這一平臺參與中國市場,香港也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圖為維港風光。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前100家金融機構中,有73家在香港營業;全球前十大公司中,有7家在香港開展相關業務。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處理全球約八成的離岸人民幣結算。同時,內地企業的境外上市融資中,有80%是在香港完成。于是最近的金融盛事中,外國投資者們紛紛表示對香港投資營商環境的青睞、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認可,亦有投資者透露了近期在香港的置業計劃。
這些投資者看中的,不僅是香港聯通海內外的地理位置和中西交融的豐富文化,更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潛力。受益于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流動,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的業務拓展會更加便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金融盛事在港舉辦,一方面釋放中國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為全球經濟金融穩定注入新動能,也在會上傳遞中央對香港的堅定支持。尤其是今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關于中央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為香港深化金融改革發展、維護金融穩定安全提供充分支持和保障”的表述,振奮香港各界,表示這將為香港金融業繼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圖為金融機構林立的香港中環。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對香港來說,用好這些機遇的同時,也需加強自身發展,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在鞏固好地理位置、法治環境、稅制優惠、成熟金融基礎設施和豐富人才資源等傳統優勢時,也需擁抱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創新以及綠色金融的新潮流。
好消息是,近期香港金融市場迎來多項新舉措,從推進資產代幣化到虛擬資產指數系列的推出,一系列變革帶動香港金融市場生態迭代,香港正在逐漸轉變為科技含量更高的國際金融中心。
“面對轉變,要洞悉趨勢、掌握規律和方向,繼續加強跟各方交流合作。這樣定能開拓更多新機遇,在變局中堅定前航、實現更好的互利共贏。”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所言,有中央鼎力支持和各界共同努力,相信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會有增無減,對國際金融界的吸引力也會更顯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