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駝背上搞樂隊,這就是唐“潮”

2024-11-23 19:44:0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西北的駱駝

開啟了盛大的冬日轉場

網友說這個場景“蓬勃向上

體現出生命的張力

1000多年前的唐朝

也有一只充滿活力的駱駝

它也玩兒了一把 “跨界”

搭載的是整個樂隊,進行“巡回”演出

一起認識三彩載樂駱駝俑

01

唐朝“流行”樂隊

舞臺搭在駝背上

一只駱駝,引頸長嘶

它穩穩地扎著“駝”步

又好像示意即將啟程

駝背上的馱架是一個演出舞臺

鋪著色彩斑斕的菱形紋樣毯子

舞臺上或是唐朝的一個“流行”樂隊

八名成員中

七名男樂師頭戴幞頭 身著圓領窄袖長袍

面朝外盤腿而坐

手持不同樂器

中間的則是一位唐代女歌手

她似在歌唱 同時好像還有一些舞蹈動作

唐朝“老師傅”獨具匠心

用浪漫的手法

將這個流動演出團的舞臺

設置在駝背上

02

自信作底色

為“絲路”代言

這件三彩載樂駱駝俑

釉色鮮明亮麗

駱駝和人物造型生動鮮活

△三彩載樂駱駝俑的“八人舞臺”(上)和總臺錄制新媒體節目時使用的六人舞臺

理性地想

駱駝背上搭一個能供八人演出的舞臺

顯然是太“擠”了

但是為什么這樣的“超現實”

沒什么“違和感”?

唐代文化藝術繁榮、制作工藝發達

這樣的基礎給了工匠

更多“藝術創作”空間

工匠的自信

又通過昂首嘶鳴的駱駝和從容陶醉的樂手

表達出來

那是一個開放的大唐

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里相遇

他們在這個“大舞臺”上

追求美好的生活

△胡人打扮的女孩兒,從西域跟著駝隊一路來到長安……↑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而一峰峰駱駝,串起了千年的絲綢之路

03

唐“潮”樂隊巡演路上

遇到了“同行”

駝背上的“巡演”樂隊

見證了唐朝樂舞發展一個高峰

他們或許在路上還會碰到

另一組玩音樂的“胡人樂隊”

這個組合的人數要少一些

但一樣的“藝高人膽大”

舞臺也搭在駝背上

△三彩釉陶載樂駱駝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還會碰到Solo舞蹈

(單人表演)

這位小姐姐身材頎長

演出妝造也更繁復一些

她或許剛剛舞畢《霓裳羽衣曲》

與觀眾一起感受著余韻

“胖”與“瘦”

仿佛也不再是美的唯一標準

自信,便是美

△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

下面這兩名舞者

從長相到行頭,相似度直逼100%

很像“一個模子里刻的”

他們跳著很“炫”的舞

或許就是來自西域的胡旋舞

△頭戴花帽、腳穿皮靴舞蹈人物形象出現在唐代長沙窯瓷壺上(上圖左、右)↑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大量唐代表現樂舞藝術的陶俑、紋樣

與眾多的文獻資料一起

讓我們窺見一個盛世大唐

直到今天

當我們看著這個駝背上的樂隊時

耳邊又似乎回響起了盛唐時期

動人的旋律

一本日歷逛遍全國博物館!

跟著央視新聞規劃2025年文博之旅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资兴市| 绵阳市| 湖南省| 屏东市| 武宁县| 汝州市| 栖霞市| 财经| 淅川县| 白城市| 内乡县| 保德县| 德令哈市| 通化市| 称多县| 安阳县| 夏津县| 舟曲县| 元谋县| 新沂市| 江达县| 商丘市| 绵竹市| 响水县| 无棣县| 集贤县| 长岛县| 延寿县| 庆阳市| 江达县| 洛阳市| 宣武区| 来凤县| 徐水县| 诸城市| 潮安县| 宜君县| 会理县| 舒城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