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跳,烏鎮到”。
這是早年人們評價烏鎮的口頭禪,比喻烏鎮交通閉塞,路況很差。
2003年,烏鎮西柵景區的保護與開發工程進入了關鍵時期。作為桐鄉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鎮,烏鎮的歷史遺產保護開發和再利用工作遇到了很多阻力。有些人提出,把水泥路重新變成石板路,影響出行起居,有些人甚至認為,所謂歷史遺產是落后的東西,沒意義。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烏鎮,這次考察改寫了這個小鎮的命運。調研后,習近平當場提出了三點要求:要尊重烏鎮的歷史遺存,要修舊如舊;要把環境尤其是水環境搞好;要做好傳統文化創新的文章,給古鎮植入現代的、年輕人喜歡的文化。
歷經多年努力,烏鎮的面貌煥然一新,曾經閉塞的小鎮成為了大熱的旅游勝地。2014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計劃提上了國家日程。籌備期間,專家組在全國尋找能與達沃斯比肩并具有中國特色的小鎮來承辦這個國際大會,既有千年傳統文化,又具備網絡基礎設施的烏鎮“恰好”準備了多年。
2014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并宣布永久落戶烏鎮。在秋日的運河柔波里,互聯網駛入了“烏鎮時間”。當初,習近平提出的發展規劃,成為烏鎮日后發展的基石,成就了今天“文化之韻”與“科技之光”交相輝映的國際小鎮。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桐鄉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鎮,到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這是一個小鎮改頭換面的故事,也是一個大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閃亮一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