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稻浪翻滾話豐年

2024-11-17 10:02:05  來源:光明日報

哈尼族長街宴。金家茂攝 圖片由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豐收時節,村民們在哈尼梯田割稻打谷。金家茂攝 圖片由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陽光下多彩的哈尼梯田。盧文攝 圖片由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哈尼族人在田間地頭慶祝豐收。王宇攝 圖片由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聚焦農業遺產】

“白鷴鳥把紅米的種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哈尼族古歌聲聲悠揚,輕拂過層疊如畫的哈尼梯田。

世界文化遺產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坐落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我國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遺產地。“三犁三耙”的農耕哲學,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構”的農業生態系統,是當地人民尊崇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印證,堪稱人類農耕文明的“活化石”。

這幾天,阿者科村的民宿老板、哈尼族姑娘張萍正忙著帶領游客在梯田捉魚。她忙得腳不沾地,卻滿心歡喜:“因為愛這里的一草一木,所以我回到家鄉發展。”地處紅河州元陽縣的阿者科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也是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五個重點村寨之一。

1300多年前,崇拜自然的哈尼族先民在森林之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邊依山開墾梯田。梯田從山腳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級數最多可達到3700多級。哈尼族人修渠灌田,創造了木刻分水等水利技術。千百年來,公平和諧的梯田用水習俗,蘊含著古老的生態智慧。

“紅河哈尼梯田還是生物多樣性寶庫,為動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間,培育出了云南最多的傳統紅米品種,同時作為人工濕地,還起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紅河學院盧鵬教授說。

山水若四季長流,梯田可長年飽水。哈尼族人深知,保護好水系就是守住了遺產命脈。“元陽縣實行溝渠管護村民自治模式,恢復推行傳統的‘趕溝人’制度和木刻分水法,把農田水利設施的維護納入遺產區村規民約。”世界遺產哈尼梯田元陽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徐忠亮介紹。在哈尼梯田里,時常能見到“趕溝人”扛著鋤頭巡查溝渠,180余名溝長守護著水系長流。

“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梯田紅米品牌不斷涌現,村集體企業主導的旅游開發模式實施……良好的生態也反哺著世代居住于此的哈尼族人。“以前村里沒有民宿,現在開了八九家餐館、兩家民宿,還有‘火塘咖啡’,游客多得很嘛!”阿者科村黨支部書記普字成開心地說。

阿者科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世界遺產地的生動實踐。哈尼梯田遺產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3928元增長到2023年的14736元,走出了一條發揮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打通“兩山”轉換的新路子。

“拉珍莫!”哈尼族的祝酒詞鏗鏘有力,伴著田間彌漫的陣陣稻香,阿者科村的村民們手捧滿溢的紅米酒,笑臉盈盈,共同祈盼來年也有個好收成。


編輯:雷偉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墨脱县| 滁州市| 罗平县| 峨山| 敦煌市| 桂林市| 嫩江县| 太和县| 钟祥市| 门源| 祥云县| 改则县| 蓝田县| 文山县| 大英县| 镇宁| 栾城县| 治多县| 宽甸| 疏勒县| 桃园县| 牙克石市| 南充市| 邻水| 克山县| 湖口县| 赫章县| 合山市| 嵩明县| 邳州市| 始兴县| 青河县| 阿坝县| 汤原县| 化州市| 靖安县| 余姚市| 德保县| 澎湖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