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11月14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規模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76口生產井全部轉入生產,日產量超7500噸,創歷史新高。

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西南約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約90米,共建成4座海上平臺,開發了6個油田。自2022年12月首口生產井投產以來,累計生產原油約280萬噸。

恩平15-1油田群作為集高產、智能、低碳等特點為一體的現代化海上油田群,建有亞洲最大原油生產平臺、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及我國首批大型無人智能平臺等,可實現鉆井、修井、臺風無人生產、油氣水綜合處理、自主發電與電力組網、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等多項功能,是我國迄今為止功能最齊全的海上油田群。

累計封存二氧化碳超6000萬立方米
近年來,海上油氣田的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恩平15-1油田群通過不斷推進節能措施和減排技術的實施,有效實現海上油氣田綠色開發,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進展,累計封存二氧化碳超6000萬立方米。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項目,是我國首個海上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項目,油田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通過一套二氧化碳回注系統和二氧化碳回注井,被捕獲、分離、加壓至氣液混合的超臨界狀態,回注至距平臺3公里的海底地層800多米的咸水層中。

此外,恩平油田群成功實現國內海上首次國產主機與透平機電力組網及推進伴生氣有效利用,節約原油消耗近4000噸,形成集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數字化運營為一體的現代化海上智慧油田群。

海上油氣田加速無人化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智能油田建設,通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勘探開發核心業務深度融合,實現海上作業智能化、無人化轉變。


中國海油恩平15-1油田群擁有我國首批大型無人智能平臺,實現了全系統、全方位、全序列的智能感知和遠程操控。智能平臺的井口數量、原油生產能力相當于一座萬噸級的大型傳統平臺,重量、面積僅為傳統平臺的1/3。

無人智能平臺可開發在傳統模式下不具備經濟性的油氣藏,同時也具備臺風期間維持無人化生產能力及綠色低碳化開發能力。針對我國沿海夏秋季節臺風頻發,對油田正常生產帶來較大影響,恩平15-1油田群可通過陸地遠程操控生產,具備極端工況下的安全關停、海管置換、恢復生產等功能,極大地保障臺風期間油田安全平穩運行。投產以來,恩平15-1油田群的“臺風生產模式”已完成多輪軟硬件改造,并實現主機燃油優化、遠程復電復產等創新應用,成功應對了7輪臺風考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