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廣交會保持對脫貧地區企業免收展位費的扶持政策,線下設立“鄉村振興特色產品”展區。212家企業帶著特色產品亮相“中國第一展”,展品類別主要集中在食品、手工藝品等。通過廣交會這個國際平臺,參展商們不僅收獲了訂單,更是向世界展示出鄉村振興的“中國實踐”。一起來看看現場情況↓
特色農產品受各國采購商青睞
總臺記者 秦芊茗:在廣交會的鄉村振興特色產品展區,你可以找到來自中國各地的特色農副產品,而且每個展位都提供試吃、試喝,各國采購商可以在這里大飽口福的同時,也能快速地選購到心儀的產品。

總臺記者 秦芊茗:這個冒著熱氣的展位是一家來自四川阿壩州的藏香豬企業,參展商正在忙碌地將特色臘肉進行現場加工,分給來往的采購商品嘗。為了迎合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口味,他們還帶來了沒有煙熏的風干肉、甜口的臘腸,以及更受年輕群體歡迎的獨立包裝麻辣肉干等。

總臺記者 秦芊茗:參展商表示,廣交會幫助他們拓展了“朋友圈”“生意圈”。這幾天,許多采購商品嘗過產品之后,就主動地掃描貼在墻上的二維碼添加聯系方式,最多的時候一天有300多人發來好友申請。
延伸產業鏈 農產品提高附加值
總臺記者 秦芊茗:很多人對農產品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質樸的包裝、單一的產品線,其實這些年許多農副產品不僅在包裝上更現代化,更通過科技賦能,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總臺記者 秦芊茗:比如這家來自四川廣安的龍安柚企業,不僅帶來了時令柚子,還有豐富的柚子衍生產品,柚汁飲料、辣椒醬等,受到許多采購商歡迎。

總臺記者 秦芊茗:還有這家來自云南的蕎麥企業,更是從食品界“跨界”到了“日用品界”,他們將從蕎麥中提取的活性物質添加到面膜、洗發水等產品中,受到了來自巴西、菲律賓等國家采購商的青睞。這些新穎豐富的產品,也是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全鏈條升級的充分體現。
從廣交會鏈接全球 縣域經濟釋放活力

總臺記者 秦芊茗:除了推廣特色農產品,許多展位更是將這小小的格子布置成世界了解當地特色的窗口。比如這家來自湖南的箱包企業,不僅展位上掛著款式不同的苗服,業務員還穿著苗族服飾,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的采購商。參展商表示,他們的箱包設計靈感來源于苗族非遺圖案,許多采購商通過他們帶來的服飾、箱包第一次了解到苗族文化,達成了不少意向訂單。

總臺記者 秦芊茗:這家來自甘肅西和縣的展位,從非遺麻紙到燈具,集合了全縣不同領域的特色產品,讓采購商短時間內了解到當地特色和優勢產業。依托這些特色產品,中國縣域經濟的活力進一步釋放,而通過廣交會這樣的國際交易平臺,越來越多的縣、鄉、鎮更是乘風出海,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鄉村振興的成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