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一批又一批歐洲人進入美洲,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并不斷擴大種植和采礦業。美洲原住民人口在歐洲殖民者的屠戮、折磨及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影響下銳減,當地勞動力不足。于是歐洲殖民者把目光投向非洲,開始了黑奴貿易。數百年的奴隸貿易期間,有1200萬至2000萬非洲人被擄到美洲為奴。
在暴利驅動下,歐洲國家和美國都爭相干起奴隸貿易。這罪惡的貿易推動了歐洲殖民國家制造、運輸、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發展。西方用奴隸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其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
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西方新興的工業資本勢力為打破效率低下的奴隸種植園對原料的壟斷,從19世紀開始推動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逐步廢除。但歐洲列強在19世紀末又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將非洲絕大部分地區變成殖民地,讓非洲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難之中。
二戰后,非洲國家相繼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從非洲統一組織到非盟,非洲國家不斷走向團結自強,非洲作為一個整體國際地位不斷上升。非洲國家還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協作,一道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視頻:劉贊 黃荻
記者:周楚昀 許正 朱瑞卿 劉贊 吳寶澍
新華社出品
【責任編輯:邱麗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