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是我國北方傳統的漁獵民族,主要居住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他們依山而獵、沿江而漁。赫哲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就通過伊瑪堪這種說唱藝術記錄自己的民族歷史。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他參觀了赫哲族民俗展,觀看了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教學,贊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特別是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

伊瑪堪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上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以說為主,側重于表現英雄和赫哲族人的創世傳說。“小唱”以唱為主,比較側重抒情。

隨著傳承人逐漸年邁和語言環境的逐漸消失,伊瑪堪這一古老的說唱藝術形式,一度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2006年,赫哲族伊瑪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他深刻指出:“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

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力度加大,各級政府對伊瑪堪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駛入“快車道”,構建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伊瑪堪非遺傳承體系,建立伊瑪堪傳習所,繼續傳唱赫哲英雄的故事。

赫哲人在新時代唱出新旋律,神秘動聽的伊瑪堪從小漁村走上大舞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赫哲族的文化魅力。

策劃:孫志平、樊華
統籌:劉佩
編導:曹彥語、朱雯鈺
記者:曹曉麗、何山
海報:胡心懿
配音:王帥龍
鳴謝:黑龍江省同江市委宣傳部
黑龍江省撫遠市委宣傳部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