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我們的人民城市|“雙子山”散發別樣魅力,上博東館盡顯“博物館熱”

2024-11-02 11:26:15  來源:

  10月30日,一個尋常的工作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園的雙子山上,“銀發一族”成群結隊。

  沿著路線登山大約需20分鐘,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欣賞美景。站在山頂,綠意盎然的景色盡收眼底:觀景臺的左側是上海溫室花園,中間是十一孔橋,右側是盧浦大橋。

  在雙子山上遠眺。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圖

  這一天,“我們的人民城市”系列專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和上海博物館東館,感受市民游客的“打卡”熱度。當日,上海博物館東館的鎮館之寶“大克鼎”前,也簇擁著舉起手機拍照的游客。

  八旬阿婆“趕個新奇來看看”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已被世博文化公園面積巨大的碧綠草坪和新晉“頂流”雙子山“種草”,還把臨湖大草坪戲稱為“上海的阿勒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園方了解到,截至2024年10月29日22時,全園總入園游客數已達6860644人。

  雙子山是應市民建議,在公園內堆山造景建成的國內第一座高度超過40米的空腔結構人工仿自然山林,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組成,山體種植7000多棵喬木。

  游人俯瞰雙子山下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圖

  80多歲的桑阿婆剛和老伴一起爬完雙子山,她告訴記者,一大早他們便從寶山大場出發到這里。“在上海(市中心)沒看到過山,覺得新鮮,我們提前預約趕個新奇看看。”桑女士說,夫婦二人提前準備了賣菜用的帶輪行李袋拖著上山,整個體驗輕松了不少。

  桑阿婆還說,她和老伴會經常在各種平臺上搜索最新的景點,每次二人相伴著出行,雖然年紀大了,但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趁著能走得動,會多去城市的新景點打卡”。

  雖然雙子山不高,但對于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也有一定挑戰,尤其碰上雨天臺階濕滑,一根登山杖也會增加爬山的安全系數。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竹告訴記者,推出登山杖免費租借服務以來,市民游客使用的積極性很高,節假日期間甚至來不及周轉。“接下來還會增加投放數量,希望這項服務能給更多人提供便利。”

  站在雙子山頂,遠處的城市天際線和盧浦大橋、南北高架以及黃浦江兩岸美景盡收眼底,山腳下是亞洲最大溫室花園、中心湖、十一孔橋。

  這座目前亞洲最大的玻璃溫室花園,占地面積約為2.2萬平方米,由海市沙洲、云上森林和云霧峽谷三大主題場館組成。走進場館,里面囊括了沙漠、雨林、峽谷等不同風光,有800多歲的油橄欖樹、30噸重的菩提樹、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品種和全國最大的溫室猴面包樹。

  游人參觀溫室花園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圖

  記者在上海溫室花園內看到,不少游客透過假山洞口拍攝植物和透明的玻璃頂部,光線從上至下形成透光視角,植物也在自然光線下展現蓬勃生機。

  市民龔小姐告訴記者,她最喜歡上海世博文化公園里空曠的草坪和溫室花園的植物,逛累了就坐下來吃吃喝喝休息放松,一邊感受城市公園帶給她的自然舒適,一邊觀察從小生活的城市的歷史變遷。

  溫室花園不少游客打卡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圖

  上博東館有何流量密碼

  近年來,“博物館熱”也在上海持續升溫,游客來滬除了要參觀陸家嘴、外灘、豫園等地標之外,博物館也在打卡列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上博東館自從開館以來,客流量始終居高不下,“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等大展更是轟動全國,接待觀眾逾百萬人次。

  上海博物館東館

  目前,上海博物館東館歷代書畫兩館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展中,開放“三部曲”已步入尾聲,即將于11月實現全面建成開放。書法館、繪畫館等展廳將成為最后一批與觀眾見面的展館。

  上海博物館中國書法館序廳

  王羲之《草書上虞帖卷》、懷素《草書苦筍帖卷》、王獻之《鴨頭丸帖》等歷代書家名品名帖集中展出;王翚的《小中現大圖》冊與《重江疊嶂圖卷》亮相書畫特型館……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紹,中國歷代書畫展陳全面開放后,上博東館書法館、繪畫館、海上書畫館及書畫特型館總展陳空間面積將達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開總計將展出200余件作品。

  展覽現場 東晉王羲之《草書上虞帖卷》(局部)

  上海博物館黨委書記湯世芬介紹,目前上博收藏文物門類超過33大類,藏品總數超過102萬件(套),珍貴文物近15萬件(套),擁有海內外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古代藝術通史陳列。三館建成開放后,上博館舍建筑總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年觀眾接待量預計達千萬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館管理處副處長王峰介紹,全市已備案博物館共計166家,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接待觀眾2873.47萬人次,同比2023年增長57%。源源不斷的文博大展,正推動文博場館成為上海的流量入口。

  上海“博物館熱”還在持續升溫,正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對話世界不同文明的重要平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媒介。

編輯:孫建勝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育儿| 蒲城县| 凤冈县| 株洲市| 富源县| 东平县| 兴化市| 吉安县| 连江县| 怀柔区| 江油市| 金华市| 淮阳县| 成武县| 扶余县| 葫芦岛市| 朝阳区| 延吉市| 嘉定区| 略阳县| 瑞金市| 冀州市| 镶黄旗| 松原市| 漾濞| 阳西县| 金湖县| 东兰县| 内江市| 马鞍山市| 泸西县| 钟祥市| 娱乐| 龙州县| 深水埗区| 星子县| 安多县| 博乐市| 天津市|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