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穿五色絨共線,繡出麟毛千萬般。”潮繡,流行于廣東潮州等地區,屬于中國四大名繡中的粵繡門派。
潮州古城里的繡娘們,在一針一線、經緯方寸間,織就立體精美的圖案。傳統技藝與時尚之美交融、破壁、出圈,傳承了上千年的潮繡在光陰歲月中,煥發出熾熱的生命力。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潮州考察時指出,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總書記在同非遺項目傳承人親切交流時連連稱贊,“這個要耗費不少心力和時間吧!”“潮州人不愧是做工夫的!”
由于工藝復雜,一幅好的潮繡作品往往需要花費數月甚至數年的工夫才能完成,甚至需要多人合力刺繡。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春來秋往,工夫融入潮州人的生活;光陰流轉,一針一線繡出萬千世界。潮繡這門“針尖上的藝術”,風雅千年,驚艷世界,越來越火,越來越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