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IE商學院教授、哥斯達黎加前總統顧問奧托恩·索利斯·法利亞斯10月28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自1978年以來,中國走上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由此造福全世界。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馬雪晶
中國發展道路大獲成功
文章指出,自1978年以來,中國根據本國歷史和國情落實相關政策。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國采取務實舉措,以具體結果為導向,既肯定市場競爭、利潤動機和外國投資的重要性,也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并積極制定扶貧政策。
此外,中國政府越來越熟練地運用經濟和社會政策,滿足行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實現國家發展目標。
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國家則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些國家完全聽從西方專家的“建議”,倉促推進市場自由化和資產私有化。事實上,大多數拉美國家正承受著執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和西方建議的負面影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一度達到9%以上,8億多人口擺脫絕對貧困,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四分之三。
中國發展成果惠及世界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中國是如何實現這一壯舉的?它沒有陷入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二選一的困境,而是推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中國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加大對教育和醫療的投資力度,大幅提升了經濟效率。在此基礎上,中國成為世界市場上工業和科技產品的主要供應者,由此創造了千千萬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不僅在國內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而且幫助世界各地的民眾改善生活條件。首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快速增長,提振了對欠發達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原材料和農產品的需求。其次,中國生產了成千上萬種物美價廉的消費品,符合“全球南方”的消費水平。第三,中國的國際儲備規模擴大,這對世界而言意味著信貸投放增加、利率降低。
文章最后強調,世界需要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