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考察時指出,“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牢記殷殷囑托、壯大蘋果產業。兩年來,延安深入實施蘋果品種培優、品質提升、產后處理、三產融合、品牌提升“五大工程”,持續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努力把延安建成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在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果農趙永東家的20畝蘋果今年再獲豐收。
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村民趙永東:“最近客商們就來得比較多,一看說,哎呀,你這果子真的好。”
趙永東的兒子趙生生告訴記者,現在他主要通過電商直播銷售,每天都要挑選、裝箱,再趕往快遞點發貨。
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村民趙生生:“今天又發了八九十箱將近一百箱,老鐵們放心購買,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你家……”
趙生生是這兩年南溝村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之一,田間地頭、山梁溝峁都是他的直播間,目前在社交平臺上已積累了三萬多粉絲,這不僅拓寬了自家蘋果的銷路,也提高了南溝村蘋果的知名度。
趙生生:“今年(銷售額)就是六七萬(元),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成都哪里都有。”
記者:“這里是延安市寶塔區橋溝街道辦煙洞溝村的一片蘋果園,滿樹的紅蘋果真的是吸睛又誘人,但是園子里隨處可見的現代化農業設施,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比如水肥一體化滲灌、太陽能殺蟲燈、病蟲害監測站、防雹網、氣象監測站等等一應俱全、科技含量十足,為蘋果園的全生命周期保駕護航。”
延安市寶塔區橋溝街道煙洞溝村家庭農場負責人馬文昌:“我們跟西農大,北農大在這都有合作,根據他們提供的數據,我們來管理果園,按標準化生產,我們實現了蘋果增產增收、質量又好,去年賣了320萬左右,今年有望突破400萬。”
怎樣讓科學種植的好蘋果,走向大市場、賣出好價錢。延安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加強智能分揀線建設,不斷提升蘋果品質和銷售量。在位于洛川縣的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分選車間,一個個色澤紅潤、大小勻稱的蘋果按照重量、果型、甜度等被分成了數個等級,經過工人們整理分裝在40多款禮盒中。通過全網開設的40多家店鋪24小時不間斷在線銷售,日發貨量可達五六千件。
陜西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詹云莉:“全網客戶對我們新品種的反饋率特別好,基本上回頭率的話可以達到90%以上。精品一級果的話,一顆平均可以賣到10塊錢左右。”
同時通過精深加工的蘋果相關產品也不斷推出。洛川一家生產蘋果脆片、果脯、果干的企業,隨著市場發展,最近正計劃新建標準化廠房、引進全自動化生產設備提高產能,全面開拓海外市場。
延安洛川民友生物果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慧萍:“主要是出口到中東國家、歐美國家,今年光以色列現在出口了10噸多脆片,折合蘋果那就要將近成千噸蘋果。”
目前,延安市蘋果面積穩定在332.8萬畝,鮮果產值259.1億元,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6億元。全市還建成觀光采摘、旅游示范村(帶)18個,果游精品線路6條,以蘋果為主題的圣地延安“紅”色之旅入選2023年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黃土高原山坳坳的小蘋果不僅香飄世界、“翱翔”太空,還走出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延安市果業中心副主任王建鋒:“我們將聚力質量、裝備、品牌、效益四個方面,持續突破創新,貫通產加銷、鏈接上下游,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到2025年,鮮果產值和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到280億元、600億元,努力打造果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