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正是我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1500余萬畝原始胡楊林落種季。當地借助生態輸水的有利時機,向巴州輪臺縣草湖鄉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撒下胡楊、紅柳和甘草種子,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帶來新的生機。


在巴州輪臺縣草湖鄉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內,工作人員根據保護區水資源分布、自然氣候條件和沙丘移動規律,采用無人機飛播、人工撒種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播撒胡楊、紅柳和甘草種子,使其更好生長、成活。

據了解,通過連續3年對保護區進行人工撒種等措施,封禁區內超過5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明顯改善,其植被覆蓋率由原來的不足20%增長到現在的40%以上,野生動植物明顯增多。
候鳥翔集三江濕地 開啟南遷之旅
隨著天氣轉涼,位于黑龍江撫遠境內的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批南遷的候鳥在此地休息覓食,呈現出“萬鳥齊飛”的壯觀景象。

在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批南遷候鳥的抵達讓這里變得熱鬧起來,候鳥們正做著南遷的最后準備。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的三角地帶,是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和繁衍棲息地。



據統計,在這里棲息的鳥類共有268種,其中絕大部分為候鳥。近年來,當地加大了水環境治理和生態功能修復力度,隨著生態環境的好轉和人們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意識的不斷提升,保護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安家落戶。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現身濕地公園
近日,在寧夏石嘴山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攝影愛好者拍攝到了19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成群的黑鸛或悠閑散步,或低頭覓食。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羽毛以黑色為主,翼下及尾部有白色羽毛。它們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極高,在我國的數量極為稀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