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組裝核電蒸汽發生器設備。王繼軍攝
恒業世紀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子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電話等系列產品的企業。在這里,記者找到了和中信戴卡相似的答案。
9月24日,在該公司的生產車間,5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和這家企業的紅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電子消防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受下游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影響,很多企業為拿不到訂單而發愁。
“沒有新技術、新產品,企業很難在電子消防行業生存下去。”恒業世紀行政經理王麗霞說,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每年研發費用超全年銷售收入的6%,目前擁有55項專利。
“由于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上位于行業領先地位,我們總能準確捕捉市場上的新需求。”王麗霞說。上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實現了逆勢增長。
“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離不開開發區良好的創新環境。”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張偉忠說,著眼于提升產業競爭力,近年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構建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企業破解制約創新的資金等瓶頸難題,創造了良好的創新環境。
說起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新環境,很多企業負責人都贊不絕口。秦皇島正時樂液壓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少博說,正是因為有了開發區從引進創新資源、成果轉化到新產品推廣的全流程服務,他們研發的液壓風能海水淡化裝置才能提前半年進入市場。讓濱沅國科總經理董建偉念念不忘的是,在開發區的努力下,企業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解決了研發費用的缺口。數據顯示,2023年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330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金額15.6億元。
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93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22家、各級各類創新平臺109家,擁有中信戴卡、哈電重裝、泰和安3家河北省科技領軍企業。“有了一個又一個創新型企業,才誕生了數量眾多的拳頭產品。”李英杰說。
如何培育出更多的王牌企業、拳頭產品,是秦皇島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樊海濤最關注的問題。“我們不搞內卷式招商,不一味看重項目投資額、產值,而是首先考慮項目的技術水平和企業的創新能力。”樊海濤說,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清華大學、哈工大、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的合作正在扎實推進,籌劃建設的再生能源裝備制造基地也已有了初步規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