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慶假期,不少博物館、歷史遺址都推出了形式新穎的參觀項目,為游客提供更生動立體的體驗,讓大家樂享“文化游”。
文博場館新創意 科技賦能觀展體驗

記者在洛陽博物館看到,一些游客正戴著AR眼鏡在展廳參觀。工作人員介紹,戴上AR眼鏡后,遇到感興趣的文物,只需注視文物,眼前便會呈現視覺特效,聽到相關文物的語音講解。

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游客可以站立“船頭”,通過現代科技的光與影與“千年運河”邂逅。也可以觸摸互動屏,在“唐代物產地圖”上查詢各地的產糧種類及分布情況。


洛陽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曉軍介紹,借助“創意+科技”為傳承千年歷史文化找到了“流量密碼”。通過科技引領、跨界融合、視聽化表達等多種體驗方式,為游客帶來沉浸式游覽體驗。
江蘇:“文博游”持續升溫 多個博物館推出夜游項目
國慶假期,“文博游”持續升溫,各地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在江蘇,多個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推出夜游項目。

在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夜游開放期間不僅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蓋章打卡等活動,研學空間等也在夜場加開至4場。


其中,以“知識展示+密室逃脫”模式進行角色扮演的“運河迷蹤”項目尤其獲得了年輕人的青睞。



走進南京博物院,老茶館內,品香茶、聽古戲;民國館內,做香囊、拓印章。一邊是古老文物散發出的神秘光芒,一邊是人聲如潮、喜氣洋洋的表演。


此次夜游項目覆蓋博物院的各個場館,讓觀眾全面享受本次創新升級的夜游盛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