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經濟總量不斷擴大。新中國成立初期,秦皇島經濟基礎薄弱,年全市生產總值僅為億元,經過多年發憤圖強,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年達到億元。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年超過億元,年超過百億元,年跨越千億大關。黨的十八大以來,秦皇島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量連年提升,年跨越億元,全市生產總值達到億元,是年的倍,按不變價計算,年均增長。其中,年至年年均增長。
1949691978392198620012007220113201642019520236449119492207.6%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市產業結構層次低,是典型的農業市,工業、商業、交通、服務業落后。年三次產業結構為::,工業增加值僅為萬元。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快速推進,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改革開放以后,秦皇島在港口、休療和旅游等產業的帶動下,全市第三產業加速發展,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形成三、二、一的產業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重要抓手,促進三次產業協調優化,年產業結構調整為::,高端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穩步發展,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工業實力大幅躍升。建國初期,全市工業基礎薄弱。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全市把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工業部門,逐步建立了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全市工業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以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玻璃建材、金屬冶煉及壓延為主導的四大主導產業迅速壯大。年,全市工業增加值是年的倍,年均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端裝備制造業引領工業增長,生物技術、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加快崛起。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超出年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成為全市工業增長的重要支撐。
年砥礪奮進,秦皇島經歷了春風化雨潤滄桑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歷史巨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市上下將奮發進取,勇毅前行,努力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秦皇島力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