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年來,寧夏以創新加快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培育行業優勢,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單打冠軍”。

眼前這個宛若巨鯊靜臥的“大家伙”,就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它全長112米,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又輕又堅韌,單支葉片的造價比傳統葉片降低了三分之一。在充分轉動的情況下,能達到42000平方米的掃風面積,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滿發情況下,一天的發電量能滿足1300個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需求。

如果去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旅游,說不定就能在那個沙漠或山頭看到“寧夏造”的風機葉片了。
寧夏不僅有風,還有足夠的陽光,正所謂“風光無限好”。地里的這些太陽能光伏板上,正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柵線,這些柵線雖然對收集電流至關重要,但也遮擋了一部分陽光。

于是,這家企業研發出了新產品,把柵線全部移到電池的背面,就像超大落地窗一樣,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到屋里,然后被身后的柵線全部吸收,由它做成的太陽能光伏板,轉換效率高達24.43%。據介紹,再過半年,這種新產品就能實現量產了。

這是全智能化的鑄造車間,3D打印技術、AGV轉運、機器人自動清砂和組芯等技術讓鑄件生產全程數字化,生產效率比傳統鑄造高3倍,讓鑄造變得更簡單。

這家位于吳忠的傳統儀表企業在科研創新上加碼,為“上天入地”的各種大國重器、大工程裝上“中國閥”。

全國超過一半的煤礦裝備來自石嘴山,挖煤的、運煤的創新產品引領煤炭裝備由機械化向數字化方向邁進。
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寧夏人拼搏奮進,打造出一個個“單項冠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