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焦點訪談丨鹽堿地里種出高產大豆 豐收的“密碼”是什么?

2024-09-23 13:06:1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秋分時節,我們迎來了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指出,今年,我們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實現夏糧增產、早稻穩產,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這個致敬辛勤的節日,放眼中華大地,處處是動人色彩——金黃的稻田、碧綠的菜地、多彩的果園、蔚藍的海濱,到處涌動著喜悅與希望。一起去各地領略豐收的萬千氣象。

在黑龍江墾區共青農場,10余萬畝的水稻陸續進入收獲期,割曬機將成熟的水稻卷入機器中,收割、晾曬一氣呵成;在新疆阿拉爾市,13.2萬畝香梨陸續成熟進入采摘季。梨農們忙著采摘成熟的香梨并進行分揀、裝箱;在福建寧德,活蹦亂跳的大黃魚也迎來了豐收季,這里是中國的大黃魚之鄉,大黃魚產量約占全國養殖總量的80%,漁民們最愛晚上捕撈大黃魚,撈出的魚金燦燦的,能賣一個好價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金秋時節,大江南北處處是豐收的景象和味道。劉新華是山東東營市的一位農民,他今年種的500畝大豆長勢特別好,為了及時預估產量,掌握豐收動向,他請了幾位婦女幫他在地里數豆莢。

劉新華預估大豆畝產600斤,這個數字的意義非比尋常,2023年我國大豆的平均畝產是265斤左右,劉新華種的大豆產量高出一倍多,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豆子還是種在鹽堿地的。

劉新華為什么能在鹽堿地里種出高產的大豆呢?原來奧妙就是他使用的種子并不是普通品種,而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系——“科豆35”。說起培育“科豆35”就要了解一下我國大豆生產面臨的問題。

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大豆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田志喜:中國大豆的自給率太低了,以2023年為例,只有17%,在這種情況下,保證我們糧食安全,大豆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提高它的自給率。

提高大豆的自給率、減少進口,從根本上解除大豆危機,途徑有兩個,一個是提高單產,一個是擴大種植面積。其中,擴大面積最難,因為我們的耕地有限,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就意味著要擠壓水稻或者玉米,這不現實,所以當時國家把目光投向了鹽堿地,我國目前可供利用開發的鹽堿地大概有1.5億到2億畝。但是在鹽堿地上種大豆,還要高產談何容易。

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大豆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田志喜:因為大家都沒有做過耐鹽堿的事,那時候,我想我是(大豆項目)首席,大家都不接,我去接。確實有很大壓力,覺得大豆的事是農業領域或者糧食領域最大的“卡脖子”問題,必須解決,必須改觀。

2017年,田志喜帶領團隊在東營的鹽堿地上第一次種大豆,以失敗告終,他說別提顆粒無收,4000份不同的大豆種下去,連苗都沒有長出來。科研團隊為此花了7年的心血,在山東東營的鹽堿地上反復試驗。劉新華在這7年里,一直幫著打理和照看試驗基地,親眼見證了“科豆35”是怎么一步步培育出來的。

“科豆35”是科研團隊從一萬六千多份大豆遺傳材料里挑選出來的,插在地上的每一個小牌牌,可以理解為一種大豆。在試驗地里,哪一種長得好,誰就勝出,可以進入到下一代繼續種,通過科研團隊的不斷試驗、不斷淘汰、不斷雜交培育,“科豆35”最終勝出。

應對大豆危機,保證大豆豐收,“科豆35”交出的答卷,無疑是令人振奮的。為了后續推廣,山東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今年示范種植了4000畝“科豆35”,目前這些大豆與劉新華家的大豆一樣豐收在望。

山東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管理中心科技創新科科長 劉向為了加速“科豆35”的轉化,政府也牽線搭橋,積極引進了中國種子集團,農民合作社都紛紛加入進來,這4000畝都是種子田,建好了以后可為20萬畝耐鹽大豆的繁育提供優質種源。

科研者把根深深扎進泥土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用實干換來良種,為豐收譜寫新的篇章。而我們的廣大農民,尤其是年輕的新農人們,這些年來,依靠科技智慧和科學知識筑夢鄉村,給農業豐收、農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肖云飛是蘭考縣紅廟鎮的90后種糧大戶,雖然只種了4年地,但由于學習能力強,他使用當地的5G+高標準農田指揮調度平臺非常熟練,種地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操作起來得心應手,一個人就可以管理14000畝土地。

數字科技助力農民管理更大規模農田的同時,種植技術的提升也是奪取豐收的關鍵。肖云飛說,在河南省農科院的指導下,今年他優化了玉米品種,采用精準滴灌密植技術種植,水分利用率提高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他對豐收充滿信心,對增收也充滿期待,因為當地經常給種植戶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幫助大家了解農業方面的相關政策。今年他新種了2000畝青貯玉米,就是不斷學習了解政策的結果。

肖云飛今年種的青貯玉米是一種高營養價值的飼料,預計能賺60來萬元。目前已經收割了一半,由于青貯玉米收獲時間比食用玉米要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肖云飛又動起了腦筋,他想利用這個時間空當,趕在種冬小麥前,再種上一茬青菜。所以這邊青貯玉米剛收割,那邊5G智能遠控拖拉機就進地犁田了。

豐收之年,更盼增收。我國農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追趕,農民通過科技種地,如今不僅富了口袋,更重要的是,富了腦袋。他們接受科技的變化,并生長出更活絡的想法,為豐收埋下了活力四射的種子。

江西泰和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2023年糧食總產實現20年連續豐收,首次突破十億斤大關。眼下正是晚稻的抽穗揚花期,當地晚稻生產整體長勢良好,之所以連年豐收,不僅得益于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也跟組織生產方式上的不斷創新息息相關。當地推出的“田保姆”服務,從選種、育秧,再到農技推廣、烘干、倉儲銷售,全流程由合作社統一提供保姆式的服務。

江西吉安市泰和縣農惠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劉青:實際上我們就是農民的“田間保姆”,農民雇傭我們,我們做他的保姆,為他田里面的稻子種植整個過程,做一個保姆式服務。

劉青所在的合作社已為當地4萬多畝農田提供“田保姆”服務,如今他們還在不斷向更多農戶講解宣傳,希望大家加入。農民們最關心的就是加入“田保姆”,能得到什么好處?合作社給農戶們算了一筆賬。

江西吉安市泰和縣農惠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劉青:農民買(種子)要100塊錢一畝,我們跟米企或者儲備庫事先簽訂好了訂購協議,我們的訂單品種是免費贈送的,(農)藥和(化)肥可以減大概15到20個點,可以節約150到200塊錢,我們的銷售價格要高于市場價格,至少高100元以上,每畝增加的直接收益是350塊錢以上。

原來,提供“田保姆”服務的合作社,由于服務的土地面積大,不管是買農藥化肥、還是農機農資,都可以從廠家拿到更優惠的價格;另一方面,由于采取的是訂單式生產,種植專業化,糧食品質有保證,他們在幫助農民出售糧食時,也能談一個更好的價錢。相當于從多個環節幫助農民得到實惠。肖明山就是“田保姆”模式的受益者。

肖明山2013年承包了100多畝地種植水稻,但當時各方面都靠自己單干,辛苦不說,也沒怎么掙到錢,他一度不想干了。2017年,聽說了“田保姆”模式后,他率先加入,幾年下來,他種糧收入增加了不少,家里不僅添置了新車,還擴建了屋舍。

泰和縣56萬農田,目前有20多萬畝都采用了“田保姆”服務的這種模式。促進了當地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力銜接,解決了一家一戶不愿干、干不了、干了不劃算的生產環節中的難題,為持續奪取豐收提供了保障。

今天的豐收不僅源自實干,也離不開科技和機制的輔助,不僅要感謝農人的勞作,也要感謝科研團隊的加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百政農為首,糧穩天下安。五谷豐登,方有國泰民安。豐收的畫卷根植于大地,而它的底色就是安農安民、安時安世。


編輯:雷偉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唐河县| 积石山| 长汀县| 江津市| 隆尧县| 芷江| 贵阳市| 清原| 乌拉特前旗| 蒲江县| 西安市| 大荔县| 自贡市| 武宣县| 罗平县| 汉源县| 海宁市| 得荣县| 拜泉县| 阿勒泰市| 莒南县| 瓮安县| 庄河市| 吴旗县| 沁水县| 平舆县| 永福县| 昭通市| 勐海县| 旌德县| 巨野县| 藁城市| 乌鲁木齐县| 楚雄市| 武夷山市| 汝阳县| 陆河县| 江山市| 越西县|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