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我們村的“第一個”|第一個電商達人:我把魚竿賣到了海外

2024-09-22 15:17:56  來源:河北新聞網

編者按: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燕趙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幅幅產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鋪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你看,安裝了北斗導航的收割機在田野里奔跑,無人駕駛就能收割莊稼;你看,手機屏幕前農民熟練地吆喝著農產品,直播成了新農活;你看,小山村變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吸引著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村里發生的“新鮮事”、出現的“新事物”,折射出鄉村巨變。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今起,河北日報、縱覽新聞策劃推出融媒體特別報道“我們村的‘第一個’”,聚焦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探路者”“先行者”,記錄他們的創業創新故事和探索精神,也祝愿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更加輝煌的明天。

image.png

分享到:

掃碼閱讀手機版

編者按: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燕趙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幅幅產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鋪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你看,安裝了北斗導航的收割機在田野里奔跑,無人駕駛就能收割莊稼;你看,手機屏幕前農民熟練地吆喝著農產品,直播成了新農活;你看,小山村變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吸引著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創業……村里發生的“新鮮事”、出現的“新事物”,折射出鄉村巨變。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今起,河北日報、縱覽新聞策劃推出融媒體特別報道“我們村的‘第一個’”,聚焦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探路者”“先行者”,記錄他們的創業創新故事和探索精神,也祝愿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更加輝煌的明天。


“老鐵們,給大家上個福利款,我手上這款魚竿……”“來,直接上車!”9月19日,夜幕降臨,直播手機前,中國“淘寶村”——滄州市肅寧縣西乾泊村村民紛紛“變身”主播,在鏡頭前展示各種魚竿。

從2012年村里開了第一家網店,到如今幾乎家家戶戶直播賣魚竿,這要從村里第一個電商達人——陳雷的故事說起。

十年前,西乾泊村的村民大都靠種梨樹或外出打工為生,經過陳雷一番“折騰”,如今這個普通的北方平原農村,一天賣出數萬根魚竿,甚至遠銷海外。

第一桶金 小魚竿“釣”出大機遇

“叔,昨天晚上我直播時鏈接出了點問題,快去給我看看吧。”

“好好,走!”

9月19日一早,魚竿主播衛亞靜就來陳雷家求助,他痛快地答應著。

“叔是俺們村最早做電商的,有經驗。一遇到問題,大家都會來找他。”在衛亞靜看來,60歲的陳雷思想很超前,是個愛“折騰”的人。

“我年輕時更能‘折騰’。”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高中畢業的陳雷決定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第一次去北京,我騎自行車馱著兩大筐梨,騎了200多公里,用14個小時到了北京水碓子批發市場,那里熱鬧繁華的場景,讓我看直了眼。”陳雷說自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看啥都新鮮。當即,他決定留在北京做生意。

拿著賣梨賺的“第一桶金”,陳雷擺起了地攤。“也有賠的時候。有一次我看賣大蒜挺賺錢,就和兩個老鄉去山東批發了一車,沒想到,運回來的時候批發市場到處都是大蒜。”陳雷說,當時一下子就蒙了,那次賠得一塌糊涂,兜里只剩幾十塊錢。

“賠了就得想法賺回來。”不甘心的陳雷,搞過圖書批發,開過塑料顆粒廠。“2012年的一天,兒子說在網上買東西很方便,我就開始琢磨能在網上賣什么呢?”陳雷說,也許是這么多年“折騰”的經驗,他就想著這低成本的買賣可以做一做。

賣什么呢?“那時,鎮上有幾家生產魚竿漁具的廠子,產品質量好可銷路不咋地,我靈機一動,能不能在網上賣魚竿漁具?”完全外行、已經48歲的陳雷立馬開始研究如何在網上賣貨。“剛開始做的時候,確實挺難的,拍照上傳不會,店鋪包裝不懂,甚至客服答疑都做不好……整個手忙腳亂。”陳雷說。

然而,銷量卻并不差,人在屋里坐著,靠一臺電腦,就把魚竿賣到了全國各地。從一天賣一根到十幾根,第一個月成交額就突破了5萬元,頭一年的銷售額超300萬元。陳雷實在沒想到,真的用魚竿“釣”出了大機遇。

W020240921625606507235.jpg

9月19日,陳雷展示售賣的魚竿。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于在洋 攝

坐在家里掙錢 小村成為中國“淘寶村”

“現在我們村里三分之二的農戶都在做電商。”2014年,陳雷擔任村支書,他想著如何讓鄉親們都富起來。“但是那會兒,讓大家改變觀念可不容易。”陳雷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挨家挨戶動員讓大家來培訓,但是村民們卻半信半疑:在網上就能將魚竿輕松賣出去?

村里人習慣了在鄉村集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用互聯網賣貨,對于他們而言,有些不可思議。

陳雷看在眼里,把村里廢棄的幼兒園改成培訓課堂,和兒子一遍遍教大家怎么做電商。“聽課的村民不少,但是讓他們自己動手,又怕這怕那。”

陳雷很發愁。

“就在這個時候,兒子說想買個車,這一下提醒了我,我直接說,買輛奔馳!”陳雷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得讓村民看看,做網店,能賺錢。

開著奔馳車回村的那天,人們圍著他問這問那,還有人主動上門咨詢。從如何注冊開店,到上傳商品圖片,再到售后服務,陳雷又開始了培訓,這次村民們學得熱火朝天。僅僅一個月后,全村就有60多戶開起了網店,注冊店鋪超過130家。

“當年如果不是陳書記帶著我做電商,我現在還在天津打工。別說娶媳婦,房子也蓋不起。”村民劉沖感觸很深,過去,一家人住在老房子里,全靠他做焊工維持生計。“干了幾年電商,我把老房子翻新了,娶了媳婦,還買了小汽車。”劉沖說。

坐在家里掙錢,在西乾泊村成為現實。2016年,西乾泊村的淘寶年成交額超過1000萬元,被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2020年以后,全村魚竿漁具銷售額每年都在1億元以上。

借電商“東風” “村播”把產品賣向世界

“來,看看我手上這款魚竿,釣25斤內的魚都沒問題……”9月19日晚,衛亞靜開始當天第二場直播,不一會兒,就賣出了幾百根魚竿。

衛亞靜是第一批響應陳雷的村民之一。她至今記得陳雷對她觸動最大的那句話:“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回家做淘寶,新時代的農民不能只會種地。”正是這句話,讓她選擇做電商。

如今,衛亞靜有兩輛車,在縣城安了家,還開起了漁具廠。“最重要的,孩子不是留守兒童,家里老人也不再是留守老人。”衛亞靜也沒想到,如今自己能在直播間給網友介紹各種魚竿,調性、硬度、場景使用等各種專業術語信手拈來。

“這兩年短視頻火了,我們在多個平臺開了直播。有時候一場直播就能吸引萬八千的粉絲,賣出兩三萬元的產品。”陳雷說,西乾泊村越來越熱鬧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搞起了直播,魚竿產業也越做越大。

現在,西乾泊村有70多個魚竿品牌,高中低各種檔次都有,賣向了世界各地。“質量也提升了。以前魚竿用的是玻璃鋼,又重又軟,現在是碳素鋼,又輕又硬。”陳雷說。

而陳雷并不滿足于此。2020年,他在村里建了電商服務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要想增強競爭力,還要打組合拳。”陳雷說,他還打算在村里建一個電商產業基地,形成產、銷、運一條龍的產業鏈。

在陳雷看來,西乾泊村的今天是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是農民跟上時代步伐的生動寫照。

這十多年來,西乾泊村所在的肅寧縣依托當地魚竿漁具、民族樂器和針紡服裝等產業優勢,積極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從農家小院到直播基地,從果蔬大棚到工廠車間,處處涌動著電商熱潮,農民用手機對接商機,人人爭當賣貨王。

小村莊如何被互聯網時代所改變?一個個像陳雷這樣的新農民正在給出最好的答案。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楊佳薇 李春煒)

我們把“村品”帶向外面的世界

王 強 石家莊市行唐縣西關村:我是我們村第一個做電商的人,通過電商,我把行唐的農產品銷售到了千家萬戶。

李向東 邯鄲市涉縣寨上村:我是我們村第一個做快遞和農村物流配送的人。我們整合幾家快遞公司和城市公交、農村班線等客運資源,開通了10多條以客帶貨線路,有效解決了農村物流配送難題。

耿 娟 唐山市路南區付家坨村:我發起的“紅纓大隊”是我們村的第一個電商團隊。我們緊緊抓住電商崛起的機遇,積極開展電商培訓和助農銷售等活動,讓更多農村婦女成功走上了致富路。

楊桂云 秦皇島市海港區淺水營南村:我是村里第一個利用網絡直播帶貨的人。桲欏葉餅是秦皇島長城沿線一種傳統美食,我們通過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把這道傳統美食推廣到了更遠的地方。

李 帆 石家莊市井陘縣坡頭村:2019年家鄉鱘魚滯銷,我辭掉工作返鄉創業,成為村里第一個通過短視頻直播銷售家鄉鱘魚的人。我將不斷探索新的宣傳方式和銷售渠道,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家鄉特產,為鄉村振興助力。

吳國珍 唐山市遵化市杏峪村:2015年我走上電商之路,是我們村第一個做板栗電商的人。多年來,我們用樸實、誠信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讓鄉親們一天天富了起來。

數據鏈接

河北省淘寶村數量居全國第5位

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村電商已成為助推“三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商務部7月19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數商興農”帶動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1.7%。近年來,河北省以實施“數商興農”工程為牽引,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覆蓋率達100%。截至目前,河北省淘寶鎮、淘寶村分別達到284個、734個,居全國第3位、第5位。

《河北省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進一步深入實施“村播計劃”,指導各縣(市、區)開展不同形式的網絡直播活動,面向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創業農民等特定人群加強網絡直播培訓,助力“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

(見習記者 劉萌 趙少甫 整理)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綦江县| 蒲城县| 巢湖市| 鄯善县| 彝良县| 琼结县| 延长县| 营口市| 武清区| 措勤县| 金山区| 卢氏县| 江川县| 吉木萨尔县| 福鼎市| 工布江达县| 桦甸市| 穆棱市| 房山区| 巨野县| 柘城县| 华坪县| 和硕县| 射洪县| 中超| 松原市| 西华县| 新晃| 夏津县| 科尔| 龙山县| 鄱阳县| 泗洪县| 应用必备| 万源市| 巴中市| 年辖:市辖区| 克拉玛依市| 疏附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