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長江為帶,襟懷太湖,運河縱橫,面朝大海,以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超過全國10%的GDP。五座萬億級城市分列長江兩岸,數量位居全國各省第一。
長江第一大港——太倉港,每月都有超萬輛汽車從這里裝船出海,同樣等待出海的還有江對面的一艘艘巨輪,依托長江交通便利以及完備產業鏈,江蘇承接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造船訂單。

逆江而上,新能源之都常州,4000多家汽車企業集聚,每40秒就有一輛整車下線。今天的江蘇,除了有新能源汽車,還有高端紡織、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10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之首。江蘇正在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揚州六圩河口,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位于交匯點上的施橋船閘船舶通行量全球內河第一,全國30%以上的內河航運貨物運輸從這里通過。千年的黃金水道,今天的文旅通衢,窯灣古鎮,長街黛瓦,淮安里運河,畫廊百里;蘇州平江路,昆音繞梁;水韻江蘇成了多少游客的心頭好。 江蘇的文旅消費多年保持全國第一。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今年上半年,太湖水質達到三類,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長江干流水質更是多年穩定在二類。

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文化交相輝映,探索“生命共同體”的新未來。

溯江而上,古都南京。新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風采依舊。

俯瞰江面,一座座新的跨江大橋飛速生長。不斷被刷新的建橋紀錄,也加速了跨江融合發展的步伐。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加速推進,“軌道上的長三角”正疾馳而來,滬寧沿江高鐵擴大了江蘇百強縣朋友圈,滬蘇湖高鐵讓江浙滬的心貼得更近,甚至江蘇的地鐵也牽手了上海和安徽。沿線產業集聚,區域經濟共享繁榮。

跨越江河,黃海之濱,“一帶一路”的東方橋頭堡連云港,將江蘇的通達之勢延展至世界。太湖之畔,蘇州工業園區匯聚了眾多世界五百強,江蘇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熟的產業生態,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